赵秉忠(1573—1626),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状元。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字季卿,号阳。授翰林院修撰,后充经筵讲官。三十二年分校礼部会试,得孙承宗。四十年典试江南,得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皆一时名臣。累官至礼部尚书,晚年因得罪魏忠贤,被削籍夺官家居。
大明帝国的青州府所在地益都县(今山东青州)东20余公里,有个郑母村,村不大,但名士辈出。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状元赵秉忠,就出自这方水土。
赵秉忠,字季卿,号阳。父赵禧,为人正直。他当县吏时,有个指挥被冤枉下狱,赵禧为他伸冤,指挥获释,感恩图报,要把女儿送给赵禧为妾。赵禧摇手说:“你女儿乃名门闺秀,万万使不得!”指挥硬是要赵禧接受,赵禧连声道:“使不得,使不得!”力辞不受。赵秉忠是赵禧少子,自幼好学上进。年15,补府学生。万历二十六年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礼部贡院会试,3场下来,296人入选,赵秉忠榜上有名。不过,第一名会元的桂冠为应天府江宁县(今江苏南京)人顾起元夺得。
三月十五日殿试,考时务策一道,以一日为限,日落前必须交卷。赵秉忠在卷子上写道:“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致隆之理……”洋洋洒洒,计2460字。
第二天,评阅试卷。读卷官9人,一天之中要阅完296份卷子,确定前3名人选,呈万历皇帝圣裁。万历在他最欣赏的一份卷子的卷首朱批“第一甲第一名”6个大字。
这份卷子是赵秉忠的,他成为明朝开国以来第74位状元。会试第一名顾起元名列第一甲第3名,即所谓“探花”。
赵秉忠的殿试卷极其珍贵。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第一名状元孙伏伽,迄光绪三十年(1904)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有名可考的状元计596人。另外,至少还有佚名状元149人。在745名状元中,殿试卷留传至今的,仅有赵秉忠这份。他的卷子不知怎地被带出朝廷,到了赵家。赵家子孙世代珍藏。公元1983年,赵秉忠第14代孙赵焕斌把它献给国家。
“状元卷”长47.6厘米,宽14.1厘米,共19折,天大地小,开头有密封开启痕迹,并盖有竖长方形“弥封关防”印。接下来,是用仿宋体书写的赵秉忠的家世简历,共4折,首折上方钤篆书“礼部之印”,未折骑缝处钤此印的1/2。简历之后,是万历皇帝朱批“第一甲第一名”6个顶天大字。朱批的下面,便是赵秉忠的答卷了,小楷书写,朱笔句读,为典型的八股文。答卷后面,列有9位读卷官的职务、姓名,并印有“印卷官礼部仪制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臣朱敬循”大字一行。
赵秉忠围绕思想教化与纲纪法度这个主题展开论述。他把思想教化与纲纪法度视为治国的根本。在这个主题下,他指出当务之急是:
第一,选贤任能,督促官吏各尽其职。
第二,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从言论到行为再到治绩,系统地考察。
第三,监察官吏敷衍了事,应征求黎民百姓对官员的看法。
第四,督促负责教育的官吏,抓好教育,特别是儒家经书教育。
第五,重治那些侵吞赈济灾民钱粮的贪官。
第六,整顿兵备,认真选拔将帅,加强士兵训练。
第七,审理冤狱,平反冤案。
第八,奖惩分明,有功者赏,有罪者刑。
最后,他告诫说:思想教化与纲纪法度难以坚持而易于放弃,难以成功而易于失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防微杜渐。
赵秉忠的对策切中时弊,入木三分。
当朝天子万历皇帝是个昏君,他贪财好色,生活糜烂,深居简出,不理朝政。上行下效,官吏置国政民事于不顾,只谋私利。大明帝国在万历君臣统治下,迅速走向崩溃。
赵秉忠在对策中指陈时弊,提出改革方案。当然,他不敢公开指责皇帝,相反,充满溢美之辞,把过失推到臣子头上。
中状元后,赵秉忠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进官为中允。中允为皇太子东宫衙门春坊的属官,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不久,擢为谕德。谕德也为皇太子属官,掌赞谕道德。万历三十二年,奉命出为会试同考官,录取了一批名士。如高阳(今属河北)人孙承宗,博学多才,殿试夺得第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历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抗击清军屡立战功。崇祯十一年(1638),清军入侵,深入幽南,围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家人守城御敌,城破被俘,自缢而死。不久,赵秉忠晋升为太子庶子,侍从太子,备顾问。万历四十年,奉命出为江苏乡试主考官,取士得人,有若干人成为一代名臣。进官为太子东宫衙门詹事府副长官——少詹事,迁为职司礼仪、贡举诸事的礼部副长官——侍郎,加官太子宾客。不久,擢为礼部尚书。
这时,已经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朱由校坐天下了。
朱由校幼年丧母,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即位后,进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宦官魏忠贤,来自直隶河间府肃宁县(今属河北),与客氏形同夫妻。由客氏荐举,魏忠贤当上司礼监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皇上口述命令,交内阁撰拟诏谕。魏忠贤从中弄权,操纵朝政,为非作歹。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高攀龙等大臣因弹劾魏忠贤而被杀,若干公卿投靠魏忠贤。
在这场正直与邪恶的斗争中,赵秉忠站在正直大臣一边,指斥魏忠贤及其爪牙的祸国殃民行为。结果,赵秉忠被罢官,赶回老家。
赵秉忠归隐田园,著书立说。
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病死,他的弟弟朱由检承嗣大位,年号“崇祯”。崇祯皇帝是个较为贤明的赵秉忠君主,力图重整江山。他继位后的第一桩事,便是铲除魏忠贤的势力。
魏忠贤一伙覆灭的消息传到益都不久,赵秉忠罹病,不治而死,享年52岁。崇祯皇帝闻讯,诏令追赠太子太保。
赵秉忠博学多才,擅长诗文。他的诗无论写景写物还是写人,都极有神韵。如《松鹤》:
曈曈初日海天东,夹路松阴落郁葱。
最爱立阶双白鹤,数声清音振秋风。
他的《咏竹》一诗借物抒情,极有韵味。
幽庭森竦绿云竿,风月便娟翠影盘。
未遇葛陂谁赏识,令人多就化龙首。
赵秉忠留给后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