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明治崩后,迄于今日,凡十有三年。其间内阁迭更,不得议会之助者,在位皆不能久。兹更就其首相为现今人物之代表者,略述其个人政治生涯,于以见其政治上之趋势。
自一九一三年,桂太郎辞职,海军大将山本权兵卫继之组阁。山本初卒业于海军学校;由政府遣往美德学习海军。既而还国服役,功勋昭著,进为海军次长。一八九八年,任为海军大臣。在职八年之中,关于海军之扩张,组织之计划,多所规定。其为人也,沉默寡言。尝奉敕命至美,谒总统罗斯福,亦无多言。故在议会,遇有答辩,或解释草案,语极简单。其组阁盖得政友会之助;当以时间迫促,采用前阁西园寺之预算;仍由议会通过。山本在职,一年有余;以海军舞弊案去职,大隈继之。
山本权兵卫
一九一四年四月,大隈组阁。大隈自组党阁失败而后,势力渐衰。其再起组阁者,或谓以其曾许军阀,建筑战舰三艘,并增加陆军二师团之故。然大隈于日,深得人民信仰,尤有二原因:(一)大隈曾创立早稻田大学。其教授多激进之学者,学生卒业后,服务社会占据要职者甚多,时或为之鼓吹;大隈遂为社会所敬仰。(二)大隈曾组织政党,设有机关报纸,攻击内阁。其所持言论,虽近于不负责任之理想计划;动于主义之青年,辄易崇信之。大隈又时接见新闻记者,向之发表意见。及其在位,乃特设一室,备记者来见;大隈则纵横论议,每见或历一二小时。然其言行,常不免矛盾。最显明者,则为反对军阀之扩张军备,而以增加陆军案解散反对之议会。
大隈重信
是年八月,欧战爆发,战争之烈,为前此所未有。日本舆论,偏于亲德;而英国政府,依据同盟约文,请日援助。于是由元老会议,本于同盟国之精神以助英。十五日,日致通牒于德,要求其舰队,即时退出远东,或解除武装,并交胶州湾于日;期以八日答复。德国置之不理。二十三日,日本对德宣战,遂出兵二万余人,会同英国舰队,进攻胶州湾,陷之。其明年,更以继续德国权利问题,提出《二十一条》之要求于中国(详见下篇)。然日政府虽已宣战,不欲深启德人之恶感,其报纸甚有攻击英国政策者;英法诸国,颇疑日本。盖自战端启后,欧洲列强国内之报纸皆为其政府之宣传机关;德人在敌国者,咸失其自由,待遇如囚;而在日本不然,其报纸又如是,是以见疑。
大隈内阁以增加军队二师团,受议员反对,否决预算,天皇乃下诏解散议会。一九一五年三月,举行选举,结果反对党失败。五月,日本政府迫令中国承认其所要求《二十一条》之四章(章或作号)。国内军阀,恣其侵略之野心,犹以其重要之第五章未得中国承认,谓其政府外交失败。其表同情于中国者,则反对之,谓其将增二国之恶感,徒为日本之害。政友会领袖原敬,曾与其党员提出不信任内阁案,但终属少数耳。大隈进行扩张军队原议,内务大臣,至贿赂议员,冀其通过。事闻,舆论大哗。日本惯例,阁员全体共同负责,已成不文宪法,大隈因欲辞职。但元老山县有朋,知非大隈不能扩张军队,仍予以援助,使得改组内阁;惟内务大臣及外相加藤高明终辞职而去。加藤大隈党也,时为宪政党总裁。于是政府复为超然内阁;大隈所鼓吹之责任内阁,归于失败。
寺内正毅
一九一六年十月,大隈自请辞职,举加藤高明代己。其原因传说不一,表面则但谓年老力弱耳。初,朝鲜总督寺内正毅,应山县之召而归国,说者谓山县将欲荐之为总理大臣。大隈因劝说寺内,欲其与加藤合作,共组内阁;寺内不可。大隈辞职后,意甚不适。记者谒见,叩其辞职之故;大隈转言他事,益为人所疑。盖大隈素重卫生,尝自言寿当百岁,何遽自诿为老。推其辞职之故,大抵由于元老不满意于其政策耳。既而元老推举总理大臣,山县果荐寺内;寺内遂受命组阁。
寺内幼年从军,十九岁迁为将校。西南之乱,尝统兵力战,至左手伤废。一八八二年,政府遣之至法读书,遂精通名学。及归,迁陆军参谋次长,精明勤劳,桂太郎器之;及其组阁,遂以为陆军大臣。寺内在位十年;其治军也,极重操练;陆军组织,多其所订。日俄战时,寺内输送军队,有条不紊,愈益显其才能。一九一一年,天皇命为朝鲜总督,至是见召始归。其组阁也,阁员无一政党领袖,报纸诋为军阀,暴民有欲暗杀阁员者。寺内遂施其军事手腕,高压舆论,大捕社会党人。惟当就职之初,协约国谓其亲法,将出兵助战;寺内终未遣兵。其外交政策,但主借款于中国而已。当是时也,英法诸国,竭其全国之力,从事战争;日本货物,在市场中,无与竞争者。因之商业工艺,发达迅速;国中生活程度,随之增高。会一九一八年,国内大灾,米食缺少,价值腾贵,生活维艰。社会党因鼓动工人,为示威举动,纷扰大起。寺内迫而辞职;天皇命政友会总裁原敬组阁。
原敬
原敬起自平民,深究法律。初卒业于大学,出为新闻记者,鼓吹自由宪政,攻击藩阀政府。既而变其态度,受官报主笔之聘;旋入宦途,为井上馨下属。精敏忠谨,井上爱之;原敬因娶其继女。一八八四年,出为天津领事;不久归国,渐居要职。一九〇〇年,伊藤组织政党,原敬赞助之,遂为政友会干事。后三年,西园寺继伊藤为总裁,其人好静,事务多委原敬治之;及其组阁,遂以为内务大臣。一九一二年,西园寺辞职,脱离政治生活,推原敬为总裁。原敬之为人也,忠诚廉洁;自知其责任,不敢稍怠;一大政治家也。其政绩最著者二:(一)改枢密院所订之律令,文官得任属地总督,退职之大将中将可为陆军或海军大臣。先是西园寺第二内阁时,陆军大臣隐受山县之命,拒绝合作,内阁因迫而去职。其继起组阁者,复以海军军阀不肯赞同,几不得成立。大隈尝得天皇许可,其阁员陆军或海军大臣,得以退职之大将中将充之。至是原敬订为律令,其制与法国相同。至文官所以得任总督者,以朝鲜台湾等地,属日已久,无所用其统兵大将;而时势所趋,民族自决之说大倡,因欲借此以安属地之民心。(二)减选举人之纳税资格。依一八九〇年之法令,凡纳直接税十五元者,有选举权。其后五年,下院通过议案减少元数,为上院所否决。三年后,伊藤提交修正案,仍无效。至一九〇〇年,始改十五元为十元,选举之人数大增。一九二〇年,原敬提交纳税资格改十元为三元之草案;反对者更进而主张普通选举。原敬因解散下院,重行选举。结果政友会大胜,遂通过草案;选举人数,增至三百万人。计当时三元之价值,仅当一八九〇年初选时一元而已。其不废除纳税资格者,盖以国内政党之党纲,语意空泛,群众无选举经验,一旦悉为选民,其危险殊多也。
原敬之政友会,占下院多数,又得贵族院之助,政局颇安静。一九二一年,美总统哈定,召集华盛顿会议,提倡限制军备,解决太平洋问题;日本与焉。会议之初,暴徒刺杀原敬;其影响及于日本者,损失至重。元老国人,不欲改变其外交政策,群望西园寺组阁,不得,天皇命大藏卿高桥是清继之,以原敬将死时,曾推高桥继己为总裁,故有是命。高桥已组阁,原有之阁员,皆未变动。但高桥无如原敬统驭之才能,内阁自起纷扰,政友会势将分裂,议案又有为上院所否决者。高桥自谓威信坠地,奏请辞职。
高桥是清
高桥去职,元老推举出席华会之代表加藤友三郎为首相。加藤,海军大将也,久任海军大臣。其组阁曾得政友会之助,依据华会之精神,更动军官,裁减海军人员;撤回西比利亚驻军,除库页岛外,无一留者。先是一九一八年,日军会同美军,进驻西比利亚。迨美军撤归,而日军不去;俄国请其撤回,又不许。至是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始召归。其对中国所谓山东问题,亦本于华会议案,与中国代表,议决一切;又订中日邮便条约,许于一九二三年,撤废其在华所设之邮局。惟以英法等国,未肯放弃其邮务长及副邮务长之专权,日本亦要求中国,任用日员,中国不许;其在南满铁道区域之邮政,则俟日后再议。十二月,枢密院忽上奏,谓内阁外交失败;下院少数议员复谋提不信任案。国人大哗,评论枢密院之失常;多数议员,未为所动。加藤意欲辞职,赖摄政太子优渥之谕,其事始已。一九二三年八月,加藤病死。
加藤殁后,山本权兵卫组阁,招集各党总裁,请其入阁;除小党外,皆拒绝之。就职之初,九月一日,东京横滨地震,房屋倾圮,死伤众多,电线走火,化学用品,同时爆发,警察力不能救。政府即令在京军队,出卫皇宫使馆,保护公共建筑物,施行救火等事。兵士毁屋以断火势;铁路电报电话水厂,皆已毁伤,交通断绝,惟赖飞机以传信息。大乱之中,海啸骤发,风雨继至。人民无家可归者一百余万人,皆无饮食,兵士以其军粮食之。俄令左近驻军入京;舰队来集,颁戒严命;兵士从事修理铁路电报电厂水厂,输运粮食救济灾民。于是治安交通,次第恢复;人民死于难者,十余万人,损失约五十亿元。先是乱时,人心惶惑,谣传韩人放火,辄怒杀之,竟累及华民,日本政府,几于不能维持治安。惟东京有一监狱,其中囚徒,曾由监长率之外出,救济难民,无一逃者。说者谓其人格较为可钦佩云。
加藤友三郎
地震之后,天皇拨内帑一千万元,并由政府支出库金以为赈济。各国皆捐助巨款。于是内阁设复兴院,筹划兴复,减少预算一亿四百余万元,以海军费为最多。首相更召集地方长官会议,谋撙国用,提倡农业,振兴商务;又以保险公司无力赔偿,议减赔款至百分之十,由政府贷款助之。十二月,天皇召集特别会议,政府提交本于兴复计划之预算。政友会因生内讧,欲借一致对外以谋团结,竟攻击政府,改减预算;并谓将否决贷与保险公司之款。山本出席解释,毫无效果;但以灾民待赈孔急,不欲解散下院;报纸有诋其庸弱无能为内阁所未有者。二十七日,召集常会,摄政太子专乘汽车赴会,宣读敕文。中途有凶徒出枪击之;不中。太子镇静,终事而回。太子生于一九〇一年;欧战之后,尝游历英法。一九二一年,其父大正天皇,身罹重疾,诏令摄政。凶徒自供社会党人,下院议员之子。斯变也,至尊无上万世一统之皇储,几遭不测;内务大臣警察总监,上书辞职,山本亦以非常之变,共同负责;于是内阁全体辞职。枢密院长清浦奎吾,奉命组阁。
清浦组阁,阁员多贵族院之议员。下院三大政党宪政党、政友会、革新俱乐部,连合反对,诋其违宪。于是政友会之内哄日甚。党员之一部分,谓前助内阁,而今反对清浦,诋其违宪,殊无理由;遂脱离党籍,另组新党,号曰政友本党,凡一百四十余人,力助政府。其反对内阁者,则益相团结,气焰大张;东京群众,更游行示威,报纸又复助之。会三党领袖,乘车远出,途遇障碍,或谓政府故谋覆车;议员遂借以为攻击责问之具。及议会开会,内阁出席,首相演说政策;议员大嚷,责问覆车之谋。既复有暴徒数人,闯入会场,喧声四起,秩序大乱。议长不能维持,暂告休息;而内阁即议决解散下院。及解散诏下,议员惊愕,因不知内阁即借此为解散理由也。报纸皆非议清浦之轻举。于是政府采用上年预算;不待议会之协助,贷金于保险公司。枢密院起而反对;内阁谓灾民情急,特负责借之。又以收入短少,借外债于英美,实收九二点五,年息六分半,以偿到期四分半息之外债;余以兴复首都。国内舆论,谓其利率过大,重诋内阁政策。俄而美国国会通过排斥亚洲民族入境之议案,国人大愤。于此外交失败纷扰之中,议会举行选举;结果宪政党得一百五十五人,政友会一百一人,革新俱乐部二十九人,政友本党一百十九人。其他小党,无助内阁者,护宪三党,占议席多数。清浦迫而辞职;宪政党总裁加藤高明继之组阁。
加藤卒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其妻富商女也,声势赫然。初出仕于外交省,为大隈秘书,得其信任。一八九四年,升为驻英公使;后入阁任外交大臣者二。一九〇六—一九一三年之间,出为驻英公使。及还,桂太郎组织政党,加藤佐之;桂太郎死,继之为党魁。一九一四年,大隈组阁,加藤率其党助之;日本之要求中国承认《二十一条》,正其为外交大臣时也。一九二四年,其党为下院中之大党,加藤遂受命组阁,政友会总裁高桥及革新俱乐部总裁犬养毅皆入阁。革新俱乐部之党员虽少,以犬养毅精敏明达,善于演说,所影响于政治者甚大。二党以护宪之故合作,政局初甚安宁。近者高桥犬养毅皆辞职去;政友会以税制问题,拒绝合作,内阁改组。加藤内阁,自成立以来,其成绩较著者,则为增加奢侈品税,成立普通选举案,及缔结日俄协约也。
日本政党,以党纲空泛,名分数党,实无重要相异之点,较之美国政党,盖为尤甚。美人尝征文于杂志,求民主党与共和党之别。其得首奖者,乃谓民主党执政,则共和党非之;共和党执政,则民主党非之。其言虽或过于其实;然以批评日本政党,固甚当也。又其党员得自由脱离党籍,或加入他党,或另组新党;故国中政党名目繁多,不时改易,吾人但知其一二大者而已。其所以然者,日人素漠视党纲,重视候选人员,其被选者,并不受党纲之约束,况其本相类似,无甚差异者耶?近者政友会总裁高桥是清辞职,陆军大将田中义一代之。田中扩张党势,不遗余力;因合并革新俱乐部,仍其名曰立宪政友会。以军阀而加入政党,足证其自知力不能敌,超然内阁,已不可行。前此山本,清浦,未得政党之助,备受困难,清浦终至辞职,无非以此之故。盖日本政治,今昔之情形迥异:昔者选民,始而不足五十万人,继而一百余万人,其后将近三百万人;下院议员为三百万人之代表,军阀固不敢撄其怒也。近者普选案,废除纳税资格,亦已通过,选民将逾一千万人,日本乃始近于民治国矣。民治国云者,其含义至广;就政治言之,即人民由其选举代表,掌握政权,或居于监察指导之地位是也。是以英国虽属君主立宪,实为民治之国;而号称民主之美国,犹逊一筹。日本政治学者,皆以民治为其政治之正鹄;吾人惟愿其能早成熟而已。
以上言其政治,兹复略及经济教育属地等事。财政自日俄战后,负债累累,殊觉困难。及至欧战,工商各业,发达神速。一九一二年,全国资本三百二十亿元;至一九二一年,达八百七十余亿元。同时国内预备现金,由三亿四千万元达二十亿元。其外债,英欠一亿八千五百万元,法欠一亿五千七百万元,俄欠二亿四千万元,中国约二亿元。英债虽已归还,而法债犹未偿清,俄债未能解决,中国则反增。至其工商现状:有工场数逾二万,机器二万三千,马力一百十六万,工人一百三十万,其中妇女八十万。工业最盛者,首推纺织:工厂约一百七十;平均计算,各厂资本在百万元以上;其需用之棉花,则赖输入,据前统计,印度供其百分之六十,美国百分之三十,中国百分之八,埃及百分之二;出品价值三亿元。磁器玩具纸等,亦甚发达。土货输出者,厥为丝茶,畅销于美国。贸易价额,明治初年,一千余万元;欧战时,其数大增,后又稍衰;一九二四年,凡三十五亿元。往来贸易之国,为中、美、英、法、德、俄等;其最盛者,首推美国,中国次之;他日犹可推其市场于印度、安南、南美、南非等地。国中商人,近谋与外商直接贸易,借去其经理之弊,惟尚无明显之效。矿业进步亦速。一八七五年,矿物出产二百五十万元;近增至六亿三千五百余万,其中以煤为最。然实业之进步,多赖运输便利。国内铁道,凡六千五百余英里,商有者仅及二百余里。航业亦极发达,每年造船,近六十万吨。
教育,注重实用。儿童年在六岁十二岁之间,必须入学。小学卒业者,投考高等小学;其入学试验殊严,不及格者,约有半数。五年后卒业,可考中学或专门学校。中学,教授普通学科,为入大学之预备。专门学校,教授专门技能,为入社会谋职业之计。大学国立者五,学生五千余人;私立大学,亦甚发达。人民受教育者虽多;其于文学,无甚贡献,明治四十余年,几无有永久价值之著作。报纸杂志,殊发达;其所讨论者,一时之问题也。近时著作极多,尝受外国文学之影响。
属地台湾,其居民有华人三百五十万,土人八万,日人十六万。一九一九年,文官始得为总督。总督之下,有各部长官;其下有顾问院。顾问由长官聘委,其中有日人华人,皆得陈其意见。台地工商各业,发达甚速。其初年贸易价值,仅二千万元。一九二一年,达二亿八千六百余万元。一九〇五年后,收入已能自给;其后渐能辅助帝国财政。盖由政府建筑铁路,修浚海港,提倡实业,奖励贸易,所致也。其成绩最著者,厥为卫生事业。初以其地炎热,瘴气郁积,不宜居民;今其国家建筑,美人认为优于美国各邦及菲列宾岛。更就岁入言之,菲人一千一百余万,仅三千二百余万元,台民三百余万,竟多至五千万元。日人更提倡教育,奖励日语,然华民固未能遽忘其祖国也。
朝鲜物质之进步与台湾相似。一九一九年,民族自决之说,传至其地,韩民争谋独立,所在皆是;然不久即平。于是天皇下平等待遇韩民之诏,由原敬内阁改委文官为总督;去法律上之歧视;凡韩人仕宦者,享受同等之俸金及其他之荣誉;总督又尝召负重名之韩人,来至汉城,令陈述意见;设地方会议,议员三分之二,由民公选,其余则由长官委任;更改组警察,归于地方。又为联络韩人之感情计,国内重要会议,皆请其参与;又奖励日韩人民之交际。顾韩人经济状况,虽优于前;但以痛心亡国,不服者多。其在外者,急谋独立自主。惜犹自分党派,互相仇视耳。
总上所述,于最近十三年内,日本下院之权力渐盛,政党之声威大张;国内教育工商等业,同时发达,属地亦显呈异象。其外交则以复杂之故,载于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