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有幸亲身经历了规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要大得多,时间要长得多,伤亡要重得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竟是这样平淡无奇。
——季羡林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是指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条约得主要内容有:(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地扩张以及英、德矛盾的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自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萨拉热窝事件
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认为是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1914年,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准备选定于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其实这一消息,早已于当年4月传出。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手党,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塞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未被接受。
5月,黑手党七名成员分头潜入萨拉热窝,为暗杀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6月28日上午10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区巡视。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枚炸弹。司机见此情景,加足马力,汽车冲向前方,炸弹落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查卜林诺维奇被捕。斐迪南故作镇静,挥手示意继续前进。斐迪南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当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十七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施里芬计划”
萨拉热窝的枪声,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作好了周详的计划。德军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早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的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称为“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里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
“施里芬计划”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该计划中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
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国军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在“施里芬计划”中,德军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时,应该把打击的重点放在右翼,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从不设防的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从侧翼切割、包围法军,一举歼灭其主力。而德法边界的左翼只负责牵制。施里芬在临死前还一再叮嘱:“切勿削弱我的右翼。”
战争开始后,施里芬的后继者,始终把这份计划看成胜敌人的法宝,沉醉在速胜的梦幻之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吹嘘说:“你们勇敢地去旅行吧,落叶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
以速战速决为基本思想的“施里芬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战略计划的基础。它表现了后起的德意志帝国急于争夺世界霸权的狂热欲望。但是,它过高地估计了德国自身的力量,终于遭到彻底的破产。
日德兰大海战
日德兰大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舰队在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中展开的一场海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争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英国就以强大的主力舰队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使德国港口与外界的海运联系几乎全部中断。德国海军小分队不断地对英国军舰发动突袭,也利用潜艇击沉了大批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但始终未能突破强大的英国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
1916年1月,赖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他沮丧地发现,面对实力强大的英主力舰队,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不料,英国破译了德国的无线电密码。5月30日,在得知德国大洋舰队将于明日出航的绝密情报后,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连夜制订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贝蒂海军中将率领前卫舰队从苏格兰的罗赛思港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相遇。杰利科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贝蒂与德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将对方引向舰队主力的方向,这样杰利科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德舰的侧后。凭借英舰队庞大的火力和速度,杰利科认为完全有把握歼灭出现在预想海域上的德国舰队。
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舰转舵自西北向东南驶去,德前卫舰队判断对方有断其归路的企图,乃转向回驶。15时20分,双方呈同向异舷机动势态,德舰先行发炮攻击。战至一小时后,英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先后被击沉,德舰“狮号”“虎号”亦中弹受伤。此时,英海军四艘战列舰赶来支援,德国大洋舰队司令舍尔也率主力舰队赶到。英前卫舰队见势不利,于是往北撤退,企图与己方舰队主力会合后再战,德舰队乘胜追击。
下午5时许,德英主力舰队相遇,在德舰队先导舰轰击下,英装甲巡洋舰“武士”号在德舰炮火下爆炸沉没。德舰“威斯巴登”被英舰炮火击中下沉。6时半以后,英主力舰队强大炮火袭来,德舰队前锋舰只几乎全部被击中失去攻击力,但德战列舰“吕措夫”号和战列巡洋舰“德芬格尔”也以准确火力将英巡洋舰“常胜”号炸成两截,该舰随即沉没,1026名官兵全部丧生。
一小时后,英舰以强大火力在交战中渐占优势,德舰队见众寡悬殊,势难取胜,遂在夜幕掩护下,释放烟雾撤退。在撤退中,德战列舰“黑森”号(17000吨)将德轻巡洋舰“埃尔平”号(4000吨)撞沉。英装甲巡洋舰“黑王子”号被德战列舰击沉。德老式战列舰“波墨恩”号被英驱逐舰鱼雷击沉。此时双方主力舰队均已退出战斗,由小型军舰互相进行鱼雷攻击。6月1日凌晨,德舰队终于突破英舰队拦截,驶返威廉港,英舰队追之未及。海战历时12小时结束。
日德兰大海战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一次较量,也是历史上交战双方使用战列舰编队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双方参战官兵在10万人以上。英国损失舰船14艘,阵亡官兵6097人;德国损失舰船11艘,阵亡官兵2545人。就战役胜负得失而言,德国海军略占上风。但就战略意义而言,英国仍保持了对德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企图打破英国海上封锁的目的未能实现。
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初,德意志帝国统帅部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将打击目标定在法国境内著名要塞凡尔登。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它像一颗伸出的利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德、法在这里曾有过多次交手,但德军皆未能夺取要塞。如果此次德军能一举夺取凡尔登,必将沉重打击法军士气。同时,占领了凡尔登,也就打通了德军迈向巴黎的通道,占领了巴黎,法国就不攻自灭了,剩下的英、俄两军就不足为惧了。
1916年1月开始,法金汉就悄悄结集部队准备攻击凡尔登,同时,德国明目张胆地向香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贝尼发动攻势的姿态。法军总司令霞飞果然上当了。自1914年德军无力攻克凡尔登而转移进攻方向之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已经过时,霞飞在1915年即停止强化要塞。而此时德军向香贝尼移动的动作使霞飞异常警惕,他认为德军会向香贝尼进攻,然后从这里进军巴黎。
随着结集迹象的渐渐明显和暴露,英法联军终于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霞飞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但到2月21日,仅有两个师赶到凡尔登。而这一天,德军开始向凡尔登进攻。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的序幕拉开了。德军的1000门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凡尔登要塞司令贝当指挥守军和增援来的军队拼命抵抗。但因增援部队只赶来两个师,加上他自己的两个师,总共才有四个师的兵力,头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6公里。不过总算稳住了阵脚。
战斗对于法军来说是艰苦的。德军有27个师,1000门大炮,而法军只有10万人,270门大炮。但好歹算抵住了德军的进攻。待法国援军赶到之后,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德军未在头天一举拿下凡尔登,已经失去了战机,双方都在向凡尔登增兵,摆开了决一死战的阵势。激战到4月,法军的兵力已与德军相当。德国人急了,由皇太子亲征,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但法军仍将德军的攻势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7月,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高潮,但仍被法军抵挡住,到秋天,法军开始反攻了。
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两百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七十多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结束。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失败。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革命出现高潮。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迅趋成熟。1917年2月,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是,俄国资产阶级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1917年11月7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先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第二天,列宁在大会上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德国签约停火
战争进行到了1918年,德国在各条战线上连连失败。虽然在3月3日,德国与苏俄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俄国退出战争,减轻了东线的压力。但此时德国国内人民的反战运动此起彼伏,给德国统治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内外交困的德国于10月进行了政府改组,新任首相巴登亲王马克斯请求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议。不久,德国的基尔爆发了水兵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基尔、汉堡、不莱梅等城市。这也使得全德国各地掀起了革命风潮,资产阶级政权摇摇欲坠。德国政府停火求和的意愿也变得更加紧迫。
1918年9月,德军领导人发表声明,要求签订停战协定。不久,德国发生了十一月革命。出于对德国革命的恐惧,11月5日,协约国同意在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的基础上同德国开始会谈。11月8日,福煦代表协约国在贡比涅森林接见了德国代表团。他下令宣读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并要求德国必须在72小时之内答复。经过几天的谈判,德国只从协约国方面得到了微小的让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在15天内从法、比、卢、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军,同时从土、罗、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军,并交出5000门大炮、2.5万千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百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的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一切为了东线
高尔察克原是沙皇的海军上将,黑海舰队司令。十月革命后他盘踞在西伯利亚一带。1919年春,协约国帝国主义改变反苏斗争策略,把白卫军(又称白军,苏联建国初期1918~1920年间的内战中反对苏联共产党的军队,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与苏联红军对立)推到第一线,以高尔察克的军队为主力,派去许多军事顾问和运送大量枪支弹药,发动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
3月4日,高尔察克出动40万大军,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东方战线上发动进攻,占领乌法,并攻入伏尔加河流域。邓尼金、尤登尼奇、米格尔的白卫军以及波兰和芬兰的军队也同时发动进攻。
在这苏维埃政权的危急关头,列宁在《真理报》上发出了“一切为了东线”“必须用全力粉碎高尔察克”的号召,大批工农加入红军支援东方战线。莫斯科—喀山铁路段的工人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党中央还把东线分成南北两路,以南路为重点。4月28日,伏龙芝统率的南路红军展开反攻。传奇式英雄恰巴耶夫指挥的第25师勇猛善战,屡立战功。7月中旬,新任东线司令员伏龙芝指挥红军继续东进。8月,红军解放了整个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11月14日,红军开进高尔察克的“首都”鄂木斯克。高尔察克本人被逮捕并被判处死刑。
此前,红军还击退尤登尼奇对彼得格勒的进攻。协约国组织的以高尔察克为主力的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遭到彻底失败。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会,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
当时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但会议的重大决定几乎都是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持,所以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可以说是“三人会议”。
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与此同时,和会并未对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二十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由于各大国之间心怀鬼胎,这场会议足足开了五个月之久。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原因是《凡尔赛和约》里有三条是关于中国的,即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所有。
本来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支援协约国大量粮食,还派出17.5万名劳工,牺牲了2000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要送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都准备签字承认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会议于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参会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因为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华盛顿会议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在华盛顿会议上其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为此,除由九国代表参加的大会外,还设立了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九国组成的“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主要有《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和补充。它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它们在东方实力对比的新格局,承认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新经济政策及苏联成立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取得了胜利,然而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开始着手经济政策的调整。
1921年3月8~16日,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削弱社会化和鼓励有限的自由经营。其目的在于把占苏联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争取过来,因为自从战争结束以来,这些农民一直处于悲惨的困境之中。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是逐步实行的。1922年苏维埃政府又颁布法令,规定农民有选择使用土地形式的自由,允许农民在一定范围内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在流通方面,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
1922~1924年,国家进行了币制改革,稳定了货币。在工业方面,国家继续掌管重要的工矿企业,但把一些中小企业租赁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求各企业按部门组成托拉斯,独立进行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合作社也获得了自主经营权。在分配方面,废除了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
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宣布,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当时参加联盟的四个共和国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
墨索里尼登上首相宝座
1922年10月28日,在寒冷的意大利古都罗马城街头,忽然出现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游行者一边前进,一边振臂呼喊:“我们要土地!”“我们要工厂!”“我们要帝国!”听到这样的口号,看到这样的情景,饱受经济萧条折磨的罗马居民也都涌上街头,有些居民一时冲动,也加入游行队伍。越向前进,游行队伍越是庞大,口号声越是惊天动地。到达市中心时,游行队伍已增至五六万人,熙熙攘攘,塞满一街,望不见首尾。
这就是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向罗马进军”。意大利从此被搅得天翻地覆。
策动这场“向罗马进军”闹剧的首要人物是意大利民族法西斯党领袖贝托尼·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十七岁时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开始投身政治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因鼓吹战争,与意大利社会党决裂。1915年,三十二岁的墨索里尼应征服役,参加意大利军队,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很快由列兵升为下士。从军队退伍后,墨索里尼开始转向法西斯主义,自比古罗马恺撒大帝,处心积虑谋篡意大利全国政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因战争浩劫,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工人纷纷暴动,夺占资本家的工厂,农民也广泛开展“夺取土地运动”,意大利处在一场大动乱的前夜。墨索里尼决定利用这种形势,实现夺权梦想。1919年3月,墨索里尼纠集150名退伍军人、民族主义分子和政治暴徒,组织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法西斯战斗团。两年后,墨索里尼又把法西斯战斗团改组为民族法西斯党,墨索里尼自封为法西斯党领袖。
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极力把邪恶的法西斯党打扮成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争取各方面支持。他花言巧语,不断许诺。他向工人许诺,将给他们工厂;向农民许诺,将平均分配土地;向军队许诺,将增加军费,扩充陆海空三军;向资本家许诺,将对外扩张,夺取广大殖民地,武力开拓海外市场。法西斯党迅速膨胀,很快发展至15万党徒,并到处谋杀、绑架和制造各种混乱。然后,墨索里尼倒打一耙,把社会动乱的根源归咎于其政治对手,以博取声誉,要求政府恢复秩序。
1922年8月,意大利发生全国性政治罢工,墨索里尼指挥法西斯党徒乘乱夺取了米兰、波伦亚和北意大利许多大城市,并把各地法西斯党徒按军队编制,统编为四个建制完整的军团,准备最后夺取政权。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坐镇米兰,指挥成千上万法西斯党徒,由米兰徒步进军首都罗马,不费一枪一弹,和平占领罗马。意大利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见法西斯党势不可当,便下令解散意大利政府,任命墨索里尼为政府首相,组织法西斯政府。10月30日,墨索里尼实现了梦想,登上了决定意大利命运的首相宝座。从此,意大利的历史年轮开始向深渊滚动,欧洲和世界在后来的岁月中因为这一颗灾星又陷入了一场大混战。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
1914年8月,希特勒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党魁,随即组织该党的准军事组织——武装冲锋队。1923年11月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
1933年1月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希特勒登上总理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
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重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
希特勒在国内加剧对犹太人的迫害,1935年9月颁布法律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后来又颁发了十三条补充法令,剥夺了犹太人在德国谋生的权利。
1936年,德国与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于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1936年3月他命令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同年7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取得西班牙政权。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之后,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39年9月,希特勒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据统计,“二战”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他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给德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战争中近800万德国人死亡。世界各国的珍贵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大萧条”
“大萧条”指的是1929年~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一战”过后,美国经济日益繁荣起来。1923年~1929年秋天,美国每年的生产率增幅达4%,此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享乐之风盛行,精神生活愈发浮躁和粗鄙,政治极端腐败,人们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尽管这一繁荣造就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农业一直都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农村购买力不足,农场主纷纷破产。此外,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
在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人却并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全美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被5%的最富有者占有;60%的家庭年收入为仅够温饱的2000美元水平;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由于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到了极少数人手中,社会购买力明显不足,导致美国经济运行中商品增加和资本输出困难,这进一步引发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虽然金融巨头在投机行为中都获得了高额利润,但大量资金并没有被投入到再生产过程,而是被投向了能获得更高回报的证券投资领域。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二。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峰跌入深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上盖着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头上的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为吃、穿、住的挣扎。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剧恶化世界经济形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4日,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从胡佛手中接过了领导美国的权力。此时持续近四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新崛起的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其主要措施有: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农业,给减耕减产的农民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这一系列“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绥靖政策
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及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出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
绥靖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30年代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一度破产。
二二六事件
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形成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时候,亚洲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也开始抬头了。二二六事件是1936年(昭和11年)2月26日,在日本发生的陆军青年官兵反叛的事件,是一次由皇道派军人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政变失败使得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借机清理敌对的皇道派军人的政治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日本军队内部的斗争相当严重,对于政治的看法也不同。事件发生的前夕,军队内部主要分为皇道派与统制派。皇道派为激进的中级少壮军官,统制派则为军队的高阶将领。皇道派认为,日本天皇已经被“周边的坏人”所包围,无法知道民间疾苦,所以必须起来“清君侧”,废除内阁,让天皇直接成为类似希特勒这种军事独裁者。两派的政治看法完全不同,目的却都是想要将日本进一步转型为法西斯战争机器国家。
两派核心的斗争是在宫闱之内进行,受到影响的却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年轻军官。以安藤辉三大尉为首的年轻军官团,遂结合约1400名军官,在2月26日当天凌晨,占领包括东京警视厅、首相府等重要机关建筑,并且杀害了包括财务大臣、内大臣、侍从长等重要官员,希望能够达到“昭和维新、尊皇讨奸”的目的。但是,昭和天皇对此举却甚为震怒,认为这些军官有意作乱。统制派的将领便以平乱为由,向皇道派进攻。由于多数士兵并未接到皇道派接管东京的命令,并未采取行动;再加上皇道派部分军人的倒戈,二二六事件只持续了四天。最后,获得实际利益的统制派高阶将领,以叛国等理由,处死了发动事变的军官。
二二六兵变是日本“皇道派”军官发动的一次打击“统制派”势力的政变,对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有重大影响。在二二六兵变之后,日本统制派以此事件为借口,对皇道派实行镇压,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日本的确立和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1937年9月29~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
早在1937年6月,纳粹德国就拟订了代号为“绿色方案”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企图以支持“民族自决”为名,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日耳曼人集中的苏台德区。同年4月,以康拉德·汉莱因为首领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举行代表大会,提出把苏台德区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出去的“自治”纲领。阿道夫·希特勒以此为由,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5月20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宣布局部动员,德捷边境局势紧张,史称“五月危机”。
经过英、法的不断调停,9月29日,张伯伦同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在慕尼黑举行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会议。会议从29日12时45分开始,至次日凌晨1时半,四国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直到此时,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名代表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迫于英、法两国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德国限定的6小时内接受了《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0万居民和一半以上的经济资源,丧失了捷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助长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该协定的签订不但没有换来张伯伦所宣扬的“一代人的和平”,反而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纳粹德国大举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对苏联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弈与斗争便开始了。
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逼人之势,英、法一味退让,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而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反而与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以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希特勒为了执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所以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
8月21日,斯大林接受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德国突袭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接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修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词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波兰与英、法两国曾订有盟约,德波战争爆发后,9月3日,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但实际上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尽管波兰政府临阵脱逃,但波兰人民还是与波兰军队一起,跟德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在华沙保卫战中,华沙军民坚持了二十多天的激战,最后弹尽粮绝,华沙陷落。波兰政府把本国的安全寄托在英、法身上,没有认真做好反侵略的准备,结果在危急时刻被英、法出卖,成为帝国主义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呆板保守,固守长线价值投资,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
然而,德军没有攻打马其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其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不久又踏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的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40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3万人。对于即将发生的悲剧,人们怨声载道,争吵不休。他们猛烈抨击上层的无能和腐败,但仍然宁死不惧地投入到撤离部队的危险中去,于是出现了驶往敦刻尔克的奇怪的“无敌舰队”。这支船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是自发前去接运部队的人民。
5月26日、6月2日和6月3日共三个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个全天,英、法联军在德军的追击之下总共将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为日后盟军的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后,丘吉尔曾经说过一段名言:“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
不列颠空战
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便着手对付欧洲北部的英国。诱英妥协失败,希特勒于1940年7月下达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为夺取制空权,把占有优势的英国海军赶出英吉利海峡,给入侵扫清道路,并迫使英国屈服。
德国最高统帅部把此次行动的最早日期定于8月5日,代号为“鹰袭”。到了8月6日,戈林才把进攻日期正式定于8月12日,名为“鹰日”。然而,因为英国南部天气不稳定,因此德国空军于8月13日才发动对英国的空中攻势。德军最初主要目标是英军的军舰、海军基地、机场和雷达站。
8月13日,德国空军开始突袭英伦海峡及英国本土,计划歼灭英国的空军基地及雷达站,以及消除英国的空军主力。但在英国南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再加上英国使用新研发的雷达,使得德国空军在这一天遭到了失败。自此,英、德的空军不断在英国的空中交战,双方伤亡惨重。至8月28日晚,德国对英国城市利物浦发动轰炸,造成英国大量平民伤亡。英国皇家空军开始对德国进行反击,在8月下旬接连轰炸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为了对抗皇家空军的夜袭,9月7日起转而主要轰炸伦敦等重要城市,企图摧毁英国军民的抵抗意志。
德军动用了2000架左右飞机,飞行4.6万多架次,投掷了6万吨炸弹,给英国造成重大损失。首都伦敦破坏严重,形势严峻。英国军民在丘吉尔政府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抵抗。仅拥有1000余架飞机的皇家空军充分利用本土上空作战的优势,使用刚刚发明的雷达早期预警,以915架飞机的代价使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飞行员6000名,并对德国进行了有限还击。
德军无法实现战役目的,同时希特勒的注意力也转向东方准备进攻苏联,因而“海狮计划”的实施无限期推迟。10月初,德国空军转入夜袭,不列颠空战接近尾声。
此次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战。英国取得自卫战的胜利,希特勒的军事冒险受到严重的挫败,有力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与其盟友入侵苏联,使苏联及苏联红军领导层大吃一惊。德军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形方式推进,先孤立然后彻底摧毁苏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则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团军则向莫斯科进发。1941年8月上旬,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这是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中,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
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
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德军投入的兵力有74个半师,180万人,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1.4万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德军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苏军方面总共有95个师,125万人,990辆坦克,677架飞机,7600门大炮和迫击炮。希特勒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
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到10月底,德军被阻止在加里宁—土耳基诺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罗霍沃—纳罗—佛敏斯克—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线。希特勒妄图在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20℃~零下30℃,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150万双军靴,1.05万吨制靴皮革,随后又运去700万双军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16.8万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100~250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八十三万多人。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偷袭珍珠港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矛盾就不断激化。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严重损害了英、美在华的政治、经济利益。1940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结束年度例行演习的太平洋舰队不返回美国西海岸,而是留驻珍珠港,实施对日威慑。1941年8月1日,美国又宣布对日本实施全面石油禁运,这对于资源极为缺乏的日本而言,无疑是致命的。为此日本不惜偷袭珍珠港,进行一场致命的赌博。
战前,日本进行了周密准备,欺骗麻痹美国。因此,直到大战在即,夏威夷岛上的美军仍毫无战斗准备。
1941年11月18日前后,日军以第6舰队27艘潜水艇并载有5艘特种潜水艇组成的先遣舰队,分别从横须贺、佐伯湾出发,分三路,直扑夏威夷,担负侦察监视和截击美舰队的任务。26日,以第一航空舰队6艘航空母舰为基干而组成的突击舰队,从单冠湾出发,沿北方航线隐蔽开进,赴瓦胡岛北面预定海域,担负空中突袭珍珠港的任务。12月2日,先遣舰队和突击舰队同时收到“12月8日(东京时间,夏威夷时间为7日)为空袭日”的通知。“空袭日”选定在星期天。
12月7日4时30分,当突击舰队顺利到达瓦胡岛以北,即展开组织进攻。5时30分,两架水上飞机对瓦胡岛及其附近海面进行侦察。354架舰载机用于空袭,分为两个攻击波。第一波183架,第二波171架。6时,第一波起飞,由云层上空悄悄飞向珍珠港。7时15分,第二波起飞。日军在两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偷袭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1760磅重的炸弹击中沉没,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但是,短暂的战术胜利改变不了日本军国主义灭亡的命运。“不论在不在港内,我们每个人都将永远记住这一时刻。”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了其历史性的演说,而后国会通过对日宣战。美国完全投入了“二战”,将其强大的国家机器转入了战时的轨道,从而彻底扭转了“二战”局面。
《大西洋宪章》
德苏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的广播演说中表示,苏联的卫国战争,不仅是为了保卫苏联,而且要帮助那些在德国法西斯主义枷锁下的欧洲各国人民。这促使英、美政府要对法西斯侵略和战争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1941年8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分别率领本国政府的官员乘军舰在纽芬兰的阿金夏港举行会谈,最后于8月13日签署了联合声明,14日正式公布,史称《大西洋宪章》。声明宣布了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声明称英、美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两国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的保证。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国家,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两国赞助与鼓励其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
《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则塞进宪章,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
中途岛战役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以后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
不过,临危受命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切斯特·尼米兹很快组织了只有四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的舰队。这支舰队袭击了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紧接着实施一项令人震惊的作战计划——轰炸东京。东京被炸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日军企图夺取中途岛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
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此次战役,动用舰艇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统一指挥。5月26~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起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
不过,在5月中旬,美军就已经通过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电报而掌握了日本进攻中途鸟的企图。尼米兹集中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及其他作战舰艇约40多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和第17特混舰队,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展开,隐蔽待机。与此同时,19艘潜艇部署在中途岛附近海域,监视日舰行动。
6月3日,细萱戍子郎海军中将率北方编队(航空母舰2艘、舰载机82架、其他作战舰艇29艘)对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发起突击。4日凌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第一机动编队(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0多架、其他作战舰艇17艘)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4时30分派出第一波飞机108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发出警报,飞机升空迎敌,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袭击机场,炸毁部分地面设施。由于岛上防御得到加强,机场跑道未被摧毁。在此期间,南云的机动编队多次受到美军岸基飞机的侦察、袭扰和攻击。南云遂决定再次攻击中途岛。7时15分,美军岸基鱼雷机结束攻击,南云却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国航空母舰的第二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7时28分,日军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此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待机的美国特混舰队正向日机动编队接近,并已派出第一、第二波飞机200多架。8时20分,日本侦察机报告美国舰队似有一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波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领舰队北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敌舰队的攻击。约9时20分~10时26分,正当日军第二波飞机正在卸下炸弹、重挂鱼雷的混乱之际,美国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空母舰。日方虽有部分战斗机临空迎战,但为时已晚。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重巡洋舰1艘、飞机285架,人员3500名;美军损失航空母舰1艘(“约克敦号”)、驱逐舰1艘、飞机约150架,人员307名。鉴于第一机动编队损失惨重,山本于5日下令停止中途岛作战,率联合舰队西撤。美军乘势追击,于6日派舰载机三次出击,又击沉日军重巡洋舰1艘,击伤巡洋舰、驱逐舰数艘。
中途岛战役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海军的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军仅剩1艘重型航空母舰、4艘轻型航空母舰,并损失大量舰载机飞行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动攻势,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了顽强的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才突破顿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斯大林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该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近伏尔加河的敌人。
在苏联军民的英勇阻击下,德军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德军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烈的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高加索调来大量军队、飞机进行强攻和轮番轰炸。然而,英雄的苏联军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近两个月的斯大林格勒争夺战中,苏军击退德军700多次冲锋,使德军始终无法攻占全城。
战争进行到11月中旬,德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苏军的积极防御战术,再次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并为苏军全面反攻赢得了时间。由于德军伤亡过重,苏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开始超过德军。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组织力量进行反攻。1942年11月19日拂晓,苏军开始大反攻,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22日夜间,苏军强渡顿河成功。23日,几支苏军在卡拉奇会师,形成了对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包围。
1943年1月10日,苏军以50门大炮向包围圈内的敌人猛轰。德军开始全线崩溃。苏军指挥部命令被围德军投降,但遭拒绝。1月22日,苏军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德军第六集团司令鲍卢斯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请求希特勒投降,未获同意。希特勒为给鲍卢斯打气,于30日下令授予鲍卢斯元帅军衔,给第六集团军的117名军官以各晋升一级等奖励。但是,无论希特勒怎样封官晋爵,也无法挽救德军的败局。2月2日,苏军生俘德军9万人以上,被围的33万德军全部歼灭。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至此结束。德军在会战中伤亡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对苏德战场,乃至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
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5月,盟军在把德、意军队逐出非洲大陆后,将意大利西西里岛定为下一个进攻目标。1943年夏,盟军在北非沿海港口集中了大量兵力,准备在西西里岛登陆。这次作战的代号为“哈斯基”,由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负责实施。该集团军群下辖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第8集团军和巴顿指挥的美军第7集团军,共有13个师和3个独立旅,总兵力达47.8万人,拥有作战飞机4000余架,各种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约3200艘。
为保证西西里岛登陆战的胜利,盟军在战役前曾实施代号为“肉馅”的误导行动,发出盟军将在撒丁岛和希腊登陆的错误信息,致使希特勒下令分散了西西里岛上的德军兵力。
1943年7月9日深夜,盟军按计划以空降登陆打响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0日凌晨,盟军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在西西里岛强行登陆。面对盟军的突然袭击,德、意军队猝不及防,海岸防线很快被摧毁。战役进行到第三天,英军便占领了西西里岛的东南部。7月22日,美军又攻克西西里岛首府巴勒摩。8月5日,英军占领卡塔尼亚。8月17日,盟军先后进入西西里岛东北角通向大陆的咽喉重镇墨西拿,随即占领全岛。至此,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以盟军获胜宣告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德、意军共投入兵力约27万人,总计损失近17万人,盟军损失3万余人。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的胜利为盟军打开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大门,也加深了墨索里尼政权所面临的危机,为最终迫使意大利投降创造了条件。
德黑兰会议
当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伟大胜利以后,如何协调行动,共同作战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伊朗首都德黑兰,讨论盟国战略和战后世界和平问题。
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打败德国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当时,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后来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两国才制定了代号是“霸王”的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三方最终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秘密作战计划(即《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向西线调动。12月1日会议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德黑兰宣言》。宣言指出苏、美、英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会议还通过苏、美、英《关于伊朗的宣言》,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
会议还就波兰边界、战后处理德国的原则、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盟国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
德黑兰会议和《德黑兰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开罗宣言
在日本法西斯逐渐丧失战略上的主动地位,盟军节节推进的时候,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商讨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
因为美、英事先已进行过商议,无需再谈。商谈主要集中于中、美双方领导人之间八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这也就为《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这样,《开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实际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表达了同盟国打击并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其合理性、严肃性、正义性和有效性毋庸置疑。《开罗宣言》是第一份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诺曼底登陆
1944年初夏,苏联军队在东线战胜德军已成定局,盟军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在西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协议,决定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向纳粹德国的军队发起反击。
6月6日凌晨,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从朴茨茅斯起航,横渡英吉利海峡,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这次登陆作战,盟军出动1200艘战舰、1万架飞机、4126艘登陆艇、804艘运输舰、数以百计的坦克和15.6万名官兵(7.3万名美军,8.3万名英国和加拿大军),分五路向诺曼底海滩发起猛烈的攻击并开始登陆。登陆的海滩从奥恩河的河口湾延伸到科唐坦半岛东南部。12日,盟军的登陆点已连成一片。7月5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人员已达100万。7月24日战役结束时,盟军共投入288万人,5300多艘战舰和13700多架战机。德军投入的兵力达51万人。战役中,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盟军方面有12.2万将士献身疆场。此后,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相继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并攻入德国本土。盟军的胜利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雅尔塔会议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会议上,三巨头首先重点研究了处置战后德国的问题。他们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割政策。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后来分区占领发展成为东西两个德国,并且以东西德的分界为界限,东德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西德划入美国势力范围。关于向德国索赔问题,英、美同意苏联提出的“战争赔偿总额为29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的建议。
接着,三国领导人就对日作战条件达成协议并签了字。根据这个协定,苏联要在德国投降及欧战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参加作战,其条件是:(1)外蒙古(今蒙古共和国)现状须予维持。(2)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但苏联的优先权益须予保证,中国可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显然,这个协定是美、苏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相互妥协的产物。他们背着当时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侵犯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协定。这完全是大国沙文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一种丑恶行径,是雅尔塔会议最不光彩的一页。
由于非洲、拉美及亚洲很大一部分地区战前曾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美、英认为这些地区理所当然是西方势力范围,所以会上没有涉及。雅尔塔会议无疑为战后世界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战略格局奠定了基础,因而后来人们惯常称这种格局为雅尔塔格局或雅尔塔体系。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九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签字结束后,上千架美军飞机从东京湾上空呼啸而过,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投降书的签署,正式宣告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此后,驻海外的日军陆续向盟国投降。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了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十五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联合国的成立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加强所有反法西斯国家的统一行动,拟定了一个各国共同遵守的原则,并征得了苏联的赞同。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这个文件,即《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二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国在莫斯科发表了《普遍安全宣言》,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1944年8月21日~10月7日,美、英、苏三国和美、英、中三国先后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胶园举行会议,根据《普遍安全宣言》的精神,草拟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章程,并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1945年2月,由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雅尔塔会议,又进一步讨论了成立联合国的问题。会议公报宣布,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反法西斯同盟国将尽快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并决定同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根据这一决定,由美、英、中、苏、法五国发起,并邀请《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各签字国参加的联合国制宪大会,于1945年2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隆重举行。50个国家的280多名代表和1700多名顾问、专家及记者聚集一堂。中国代表团由十人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
会议以敦巴顿橡胶园会议的建议为基础,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起草了《联合国宪章》。6月25日,代表们在旧金山歌剧院一致通过了这个宪章。26日,制宪会议在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堂礼堂进行最后一项,也是此次大会最庄重的议程——与会代表在宪章上签字。按照大会商定的程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签字。正午时分,董必武用毛笔在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各国代表都签署了这个宪章,其后波兰也在宪章上补签。签署宪章的51个国家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10月24日,美、英、中、苏、法等多数签字国送交了批准书,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根据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联合国所有成员国都享有平等的表决权。联合国的常设核心机构是安全理事会,它有权根据联合国宪章采取必要的措施与行动,美、英、中、苏、法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在决定重大问题时,采取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即五个常任理事国都享有否决权。
几十年来,联合国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长壮大,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联合国已成为当代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