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二比丘裸形叫唤,虚空藏问佛,佛召七佛各说一咒,虚空藏亦说一咒,亦与《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同。...

  •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于净居天宫,命文殊师利菩萨,说威怒王胜根本真言。...

  •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巴看落目瓦传,元甘泉马蹄山沙门释智能译...

  •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佛教颂赞文。宋仁岳撰。一卷。据书首序称,本文是作者专为释迦牟尼涅槃日所作。赞文共十四章,每章八句,可分为三部分:(1)“初入道场,普礼三拜”,奉请诸佛菩萨;(2)礼赞佛、法、僧三宝,即十四章赞辞;(3)“至心忏悔”、“归命三宝”。此文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

  • 《释净土群疑论》

    佛教论著。唐怀感撰。七卷。此书为问答体,不分章节,全书约提出一百四十余条疑问,以“佛有几身,净土有几种”开篇,一一进行解答。内容涉及何名净土、净土为何土所摄、如何得生西方净土、如何劝修往生、往生众生有何相貌、西方净土与兜率天宫谁优谁劣,等等。此书国内诸藏不载,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 《释门归敬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释门归敬仪》作于唐龙朔元年(661),旨在劝说规范僧众,禅法归心,笃诚奉法。此仪共有十章,第一章,敬本教兴;第二章,济时护法;第三章,因机立仪;第四章,乘心行事;第五章,奇缘真俗;第六章,引教征迹;第七章,约时科节; 第八章,威仪有序;第九章,功用感通;第十章,桯器陈迹。于第二章中立四种三实,即:一,一体;二,...

  • 《释门章服仪》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远、法色光俗、裁制应法、方量幢相、单复有据、缝制裁成、补浣诚教、加法行护等十篇。本书论法服之材质,于绢、布二种中,以布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规矩。盖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杀生,若以蚕丝作法服,则有违拔济之心...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佛教著述。隋智述,灌顶记。一卷。原书无序跋和撰时。是一部阐述“觉意三昧”行法的著作。分六篇:一、辨法相;二、释觉意三昧名;三、释觉意三昧方便行;四、释觉意三昧明心相;五、释觉意三昧入正门;六、释觉意三昧证相门。见载于明、清诸藏和日本《大正藏》。...

  • 《受用三水要行法》

    全一卷。又称受用三水要法。唐代义净(635~713)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揭示僧俗日常所用三种水之性质及使用法等。三水,即:(一)时水,指沙弥俗人以手滤漉,观知无虫,而于午前任受饮用之水。(二)非时水,指时与非时皆可任情受用之净水。(三)触用水,即指洗涤手足、大小便处之水。书中又述及因受用、准备、贮藏等之不当,将触犯六种罪乃...

  • 《说罪要行法》

    佛教律仪书。唐义净撰。一卷。述说忏悔之法。内容有三部分:一为月半、月末二时忆所犯罪,并对人“发露”,以除罪;次为“每食罢发愿法”;三为“洗净法”。此书见载于诸版大藏经。...

  • 《四教义》

    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别于天台四教仪而称大本四教义。《四教义》即是智顗所作《维摩诘所说经玄义》之初章。在初章基础上进一步离析广义,作有六万余言,超过原在玄义所述初章份量的三分之二。《四教义》文开七重,一、释四教名,二、辨所诠,三、明四门入理,四、明判位不同,五、明权实,六、约观...

  •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

    全一卷。唐代遍智、不空编集。又称胜军不动秘密仪轨、胜军不动仪轨、胜军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胜军不动明王系大日如来之心所生,为守护行者,遂显四十八使者之身。本仪轨内容包括:功德、咒诅法、画像法、道场观、略布字法、供养法、不动尊赞、四十八使者之形像及本地、大自在苏息之咒法等。...

  • 《施八方天仪则》

    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阿闇梨述。...

  • 《十二天供仪轨》

    一卷,失译。...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补陀洛山,观自在菩萨,与无量持明仙围绕,礼佛而坐,说自根本密言,次说澡浴焚香献华饮食等一切密言,又说修行仪轨,通莲华部一切念诵法。...

  • 《十一面神咒心经》

    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与《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同...

  • 《使咒法经》

    全一卷。唐代菩提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欢喜天毗那夜迦之仪轨,包括一字咒、像法供养法、偈颂、处世陀罗尼等。菩提流支另译有大使咒法经,为本经之广本,内容大同小异。...

  • 《四明十义书》

    凡二卷。宋代四明知礼撰。又称十义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天台大师智顗所撰述之金光明玄义,在唐末五代之动乱后,流传有广略二本。或谓广本中之十种观心部分乃后世所增添者,例如慈光悟恩着金光明玄义发挥记一书即持此一主张。然未久,其弟子源清、洪敏两人作难词二十条反驳上述观点,自此,天台宗山家、山外两派遂展开八十余年之论...

  • 《四明尊者教行录》

    凡七卷。南宋宗晓(1151~1214)编。又称四明教行录、教行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系仿灌顶之国清百录、遵式之金园集而收录四明尊者知礼一生之文集。计有教门、问答、释妨、巨儒、高释、往返书信等百余篇。该录编于嘉泰二年(1202)十二月,约当知礼示寂后一百七十余年,故其中颇多遗漏。全书七卷之中,前六卷为四明尊者之作,后一卷则载其...

  • 《四念处》

    四卷,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先明一切诸法,皆不可思议,不可宣说。次明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乃约生生等四句,各明四门,四念处,三十七品,因行果位,差别不同。...

  •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禅宗语录。明圆信、郭凝之编集。一卷。沩山灵祐(771—853),唐代禅宗僧人,沩仰宗创始人之一。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原书无序跋,从内容看其资料主要采自《五灯会元》。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所收的《五家灯录》。...

  • 《天台八教大意》

    全一卷。隋代灌顶撰。又称八教大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略述天台教判化仪、化法等八教之大纲。先将化仪四教配于华严等五时而略说之,次叙化法四教之名义、机根、行位、得果,及观行四门与十乘观法,并明五时之通别权实等。明藏收之,另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之刊本。高丽谛观删补本书,制述天台四教仪一卷。...

  • 《天台传佛心印记》

    全一卷。元代怀则撰述。又作佛心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说明天台宗所传佛心印‘性具性恶’之法,并破斥禅家之‘教外别传,见性成佛’、相宗之定性二乘、性宗之无佛性等义。注书有明代传灯所著之天台传佛心印记注二卷等。...

  • 《天台四教仪》

    全一卷。又作四教仪、谛观录。高丽僧谛观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宋初,谛观应吴越王之请,携带天台三大部至我国,投于螺溪义寂门下,深研天台之学,十年后示寂,同门于其故箧中,发现本书,为研究天台教义大纲与观心(实践修行)要略之入门书。内容系删补灌顶之‘天台八教大意’而成,以法华经信解品之譬喻与涅槃经之五味、华严经之三照等譬喻...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凡十卷。唐代般若、牟尼室利合译。略称守护国界经、守护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佛为一切法自在王菩萨演说虚空性、心性、菩提性、陀罗尼性等事。共计十一品,即:第一序品,叙说文殊菩萨以妙伽陀赞叹佛;第二陀罗尼品,叙述回向陀罗尼、五种三昧、八陀罗尼门等;第三大悲胎藏出生品,叙说菩萨之十六大悲心及三十二种不共事业;第四...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