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最初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虽然只是声音,没有歌词,但这无疑成为文学创作的开始,同时,这是民间文学的滥觞。
从商末开始创作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宫廷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合集。其中的“国风”保存了不少当时百姓的口头创作,虽然在最后写定时有所润色,但依然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的色彩。“国风”中的民歌以鲜明的画面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对生活的美好信念,是中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像《七月》反映了人民无冬无夏地劳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屋不挡风寒的凄惨生活;《式微》、《击鼓》、《东山》、《陟岵》、《扬之水》等诗篇还反映了当时沉重的徭役、兵役下民众所受的苦难;《伐檀》、《硕鼠》、《鸨羽》则对奴隶主提出控诉,充满反抗意味;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国风”中数量很大,如《氓》、《谷风》、《柏舟》、《静女》、《木瓜》等,或表达了对婚姻的反抗,或表达了对背弃者的痛恨,或描述悲惨的遭遇,或描述了爱情的曲折。这些民间文学的作品,汉代学者何休在《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中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可见,这些诗歌很大一部分是纯正的民间文学作品。“国风”在形式上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语言准确优美,朴素鲜明,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擅用比兴手法。这些特点一直为后世文学创作所继承,是周代民间文学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一个方面。
南方的民间文学几乎在同时得到了发展,这不仅包括《诗经》中收录的江汉汝水间的民歌《汉广》、《江有汜》等篇章,还有《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等楚国、越国较早的民间文学。有的歌词每隔一句的末尾用助词“兮”或“思”等,这后来成为楚辞的主要形式。另一支南方民间文学是楚国的巫歌,行于祭祀的时候,充满原始宗教气氛。这两支民间文学与楚国的地方音乐相结合,接受北方文化的影响,在长期发展中积聚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就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孕育出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楚辞这样光辉的诗篇。
继《诗经》、楚辞后,民间文学在汉代再起高峰,乐府诗成为代表作。两汉的乐府诗主要由朝廷的乐府系统或具有乐府职能的音乐机关搜集,许多民间歌谣得以流传下来。据《汉书》记载,乐府始于武帝之时(实际上从出土文物来看秦代已有乐府机构);至成帝末年,人员多达800余人,规模庞大;哀帝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划归太乐令统辖。到东汉时期,音乐机关主要有太予乐署和黄门鼓吹署。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乐府诗的作者涵盖帝王到平民各个阶层,但最有成就的是来自民间百姓的民歌,多作于东汉时期。乐府诗的作者将笔触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社会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都在诗中有充分的反映。《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表现的是平民的疾苦——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展现的是与苦难世界完全不同的景象,虽是描写锦衣玉食的富贵之家的生活,但视角无疑是民间的,充满了向往与羡慕。来自民间的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里占较大比重,表达爱与恨时,大胆泼辣,决不掩饰。鼓吹曲辞收录的《上邪》系铙歌十八篇之一,是这类题材中最著名的作品。另一篇铙歌《有所思》反映的是少女的爱恨变化。少女思念还在大海之南的情人,准备“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想送给对方,闻听对方有异心,毅然毁掉礼物,“拉杂摧烧之”,并“当风扬其灰”,表示“从今以往,勿复相思”。如此细腻的白描手法,在此前的文学作品中是相当少见的。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杰出的篇章。诗的男女主角焦仲卿和刘兰芝是对恩爱夫妻,焦母不喜欢兰芝,她不得不回到娘家。刘兄逼兰芝改嫁,太守家强迫成婚。刘兰芝与焦仲卿更加恩爱,最后两人双双自杀。在这首诗里,刘兰芝的刚强、焦仲卿的淳厚、焦母的蛮横、刘兄的势利,无不刻画得入木三分。
汉乐府的影响在随后的魏晋时期就有所体现,文学史上称为“汉魏风骨”。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植、曹丕大都沉醉于这种民间文学题材,多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比如汉乐府的《薤里行》和《蒿里行》本来是挽歌,曹操用来描写现实社会;《陌上桑》本来写罗敷故事,曹操写求仙;《秋胡行》本来写秋胡戏妻,曹操用来抒发人生感慨。胡应麟说曹操的诗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曹植更是继承了汉乐府的笔力与主题,形成“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风格,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完成了民间乐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与“三曹”同时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也大都受汉乐府影响极深。
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时间处于对峙局面,因而南北朝民歌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缠绵悱恻,反映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反映北方社会与风习。南朝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了南北朝民歌,同时也是南北朝民间文学的最高水平。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产生在今南京附近,东晋及刘宋的居多,共326首;西曲产生在荆(今湖北省荆州市)、郢(今湖北省荆州市城郊)、樊(今湖北省襄阳市)、邓(今河南省邓州市)间,宋、齐、梁、陈的居多,共142首。现存的吴歌中,以《子夜歌》(42首)、《子夜四时歌》(75首)、《华山畿》(25首)和《读曲歌》(89首)最为重要。西曲有异于吴歌的闺阁气息,多写离别之情,开朗明快。抒情长诗《西洲曲》写一个青年女子的相思之情,四句一换韵,运用连珠的修辞方法,声情并茂。清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此诗“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这首诗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有一小部分,共70首左右。《敕勒歌》、《折杨柳歌辞》、《企喻歌辞》、《陇头歌辞》都是著名的篇目。《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讲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是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此诗描写有繁有简,结构严谨,通过人物行动和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性格,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唐朝时期,民间文学以诗、俗讲与变文、词为代表。民间诗最著名的就是唐初王梵志的诗,他的诗在民间流传极广,影响很大。王梵志的诗虽然较之唐诗名家,略显平易,文采不足,但在数万首唐诗中似可备一格。另外,由于唐代诗歌极盛,众多无名氏及未留名者的诗歌作品也成民间文学的奇葩,这其中,西鄙人的《哥舒歌》、太上隐者的《答人》、无名氏的《杂诗》、陈玉兰的《寄夫》为翘楚。俗讲由佛家讲经衍生出来,吸收民间声腔,专以取悦俗众为务。俗讲的底本称为讲经文。变文简称“变”,是转变的底本。俗讲与变文均在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俗讲保存下来的有10多种,最为完好者是《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散韵结合,说唱兼行。变文存世有8种,这8种明确标明是供艺人说唱用的,融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想象丰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词在隋末唐初兴起于民间,这从1900年敦煌出土的词曲中可以得到印证。这些多为无名氏所作,保存着民间文学的朴素快直的风格,富有生活气息。如《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这首词比喻新奇,很像汉代乐府诗《上邪》的风格。
唐代的民间“说话”技艺发展到宋朝日趋成熟。宋代汴京、杭州等城市的“瓦肆”中常常有“说话”演出,属于说话范围的有四家:小说、讲史、讲经、合生或说浑话。话本就是这些“说话”的底本。现存的宋元话本主要是“小说”,包括《京本通俗小说》的全部、《清平山堂话本》的大部和“三言”的小部分,约40篇。这些“小说”话本以爱情、公案两类作品最多,成就最高。此外,在宋朝市井瓦舍中表演诸宫调、鼓子词、词话的艺人初步注意到说白和歌曲的分工,直接导致以曲白结合表演故事的元杂剧的产生。这些从存世残本《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诸宫调》中可以得到考查。
元杂剧可以说是民间文学的奇葩。虽然众多杂剧都由文人创作,但无论故事语言、演出地点、流行区域等都具有极强的民间性。而南戏则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它吸收各种民间词调以及新起的民间小曲来演唱,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宋元两代的民间歌谣也流传下来了一些,虽数目不多,但颇能反映民间文学的率真、自然。如宋代话本《冯玉梅团圆》中的一首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它运用对比手法,反映金兵南下,国家动乱时百姓的凄凉生活,一直为人传诵。元朝末年的《树旗谣》:“山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这是写在浙东义军旗上的歌谣,直白的四句却说尽了民间疾苦。
明朝自宣德、正德、成化、弘治年后,民歌广泛流布,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贵贱,人人学习,人人喜爱,影响到文坛,使许多文人倾倒。明朝卓人月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现存最早的民歌集子主要有成化年间刊行的《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等四种,之后还有冯梦龙辑的《挂枝儿》、《山歌》等数种,总计在千首以上,内容多为情歌。
明清两代的说唱文学以弹词和鼓词为主,流派纷呈,内容丰富生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弹词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而来,由说、噱、弹、唱几部组成。现传弹词作品大约有三百余种,大多数为清中叶以前流传下来的,少数创作于清末。著名的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珍珠塔》。
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也是由陶真和词话发展而来。现存最早的鼓词是明代天启刊本《大唐秦王词话》,另有一部分鼓词由名著改编而成,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窦娥冤》等。
近代(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民间文学以歌谣和传说故事为主,多与禁烟、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