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斗智》全名《两军师隔江斗智》,主要写赤壁鏖兵之后,周瑜和诸葛亮围绕荆州问题而互施智谋的一场斗争。
根据剧中第二折诸葛亮交代,荆州之主刘表,生前屡次要把荆州让与刘备,刘备出于仁德之心,坚决不受。刘表死后,他的次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遂为曹操所有。赤壁鏖兵,诸葛亮趁机取了荆襄九郡。周瑜认为赤壁之战全凭东吴气力,荆襄理应归东吴,因此数次设计图取荆州,未能如愿。现在又设美人之计,让孙权之妹孙安嫁给刘备,趁送亲之机强夺荆州;倘若不中,等刘备拜堂罢,教孙小姐暗杀刘备,兵驻柴桑口的周瑜直取荆州;此计如果不中,便在刘备同孙安小姐回门时,留住刘备,不放过江,以他为人质拨换荆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周瑜的计谋都被诸葛亮识破。甘宁凌统二将送孙安小姐进荆州时,守将张飞只放孙安翠鸾车入城,其余吴将全被拒之门外,周瑜赚城之计失败;刘备同孙安到东吴回门,周瑜不放刘备回荆州,诸葛亮以送暖衣为借口,派刘封带给刘备锦囊一个,故意遗落在地给孙权看,诈言曹操欲夺荆州,请刘备暂留东吴避祸。孙权为借曹操之手杀死刘备,忙放刘备回荆州而去。周瑜追之未及,箭疮复发,气倒在地。
这就是著名的刘备招亲。名为“隔江斗智”,可是作者却没有把斗智双方——周喻和诸葛亮作为主要人物来表现,也没有把奔走于周喻和诸葛亮之间的鲁肃作为主要人物来表现,更没有把刘备作为主要人物来表现,而是把孙权之妹的孙安小姐作为主要人物来表现。这是因为斗智双方的胜与败决定于孙安小姐的行动;作者写此剧的目的也不仅是表现斗智双方智谋的大小,而主要是要表现孙安小姐的贤和德,表现她由听命于周喻、孙权对婚事的安排到主宰自己的命运。正是孙安小姐由被迫出嫁到自觉从夫的转变,才使刘备招亲弄假成真,刘备也因妻贤而免杀身失地之祸。
剧中的孙安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她“芙蓉面,杨柳腰”,或针指,或和诗,“嫔风作范,女诫为师”,“那绣帘前几曾敢偷窥视”,“若不是堂前呼唤”,“怎轻出这厅上阶址”。老夫人因孙权同意周瑜“美人计”,不便否定,但又怕担误女儿终身而烦恼。孙安不知就中情由,因老夫人烦恼而不安。她问梅香老母为何烦恼?“敢是那一个泼无知恼犯俺尊慈”。听母亲说哥哥已将她许了人家,她认为婚配应“门当户对”。哥哥说明把她嫁给刘备的目的并非要与刘备结亲,只是为了趁送亲夺取荆州九郡。她开始有些犹豫,一听说孙权把她的生时年月已写给刘备,便没有再推辞,只希望“拣一个无相犯的好日子”,但对哥哥不同她事先商量也有微词。不过事已至此,她提醒“哥哥要三思,怕瞒不过诸葛亮那军师。万一个被他识破有参差,可不把美人图干着使”,其中有对“美人计”不成的担心,更有对自己命运的忧虑。孙权要她于“赚城计”失败后在卧房中刺死刘备,孙安的担心忧虑一下变为对哥哥的埋怨和不满:“我本待诵睢鸠淑女诗,怎着我仗龙泉行剑客的事。你只怕担误了周元帅在三江口,哎,怎不想断送我孙夫人。”孙权听了动怒,母亲也劝她依顺孙权,她只好答应,保证不把军情泄漏,“免的道外向夫家有怨词”;但她愿意赴婚,并非完全为的是称了孙权平生之志,夺取荆州,对此她倒有许多疑虑,弄不好会“惹起干戈不止”,这样重大的事情全靠她这“不冠带的男儿”也实在可笑;她之所以愿意赴婚,是她从内心深处感到这婚事门当户对,“这壁是吴国娇姿,那壁是汉室亲支”,因此心甘情愿倒赔家私“就佳期赴吉时,便新婚恰燕尔。”说不定这姻缘乃“天赐”哩!孙安心中的矛盾、她对与刘备结亲的向往以及对牺牲“娇姿”夺取荆州的担心和不满,是周瑜“美人计”的潜在危险,也是诸葛亮智胜周瑜的根据。
孙安来到荆州附近,“看桑麻映日稠,禾黍接天齐”,“地方宽,民富实,端的是锦绣城池,无福的难存济”。她似乎已经有一种“弄假成真”的思想准备。所以当张飞只放她乘的翠鸾车和梅香的一骑人马入城,而把准备趁送亲入城后夺取荆州的甘宁凌统拒之门外时,孙安不但不为甘宁凌统说情,反而顺水推舟地说道:“甘宁凌统回去罢,我和梅香自进城中去也”,她完全站在张飞的立场上说话了。在与刘备拜过天地的庆贺筵席上,军师诸葛亮向她敬酒,她对诸葛亮军师从内心深处感到敬佩:“那军师有冠世才,堪可称龙德。觑他这道貌非常仙家气,稳称了星履霞衣。待道他是齐管仲多习些战策,待道他是周吕望大减些年纪,待道他是汉张良还广有神机”;她虽然“三从四德幼闲习”,“从来不出闺门里”,不把男儿“细窥”,婚姻事“既嫁鸡须逐他鸡”,今天与刘备成亲,本不是自择夫婿;但一见刘备“目能顾耳,两手过膝,真有帝王仪表”,又有关羽张飞这些胜过甘宁凌统的大将扶持,“暂时间蛟龙蟠屈,少不得雷雨腾飞”,有此人作丈夫,“也不辱没了我孙安小姐”;对刘备及其一班文武越喜爱,越不满周瑜的“没见识、不识时,”越埋怨哥哥孙权为了暗夺城池竟不顾同胞妹妹终身事。此时的孙安,既怕母兄“别了情”,又愁夫妻“伤了美”,处于两难之中。最后她还是决定做个“弄丸的宜僚”,“从中儿立直”,“着他两下里干戈再不起。”有了这个主意,她没有按哥哥的布置,于卧室中杀害刘备,而是成其秦晋之好,从而使周瑜“美人计”的第一步完全归于失败。
周瑜“赚城之计”未成,又设“赚将之计”。遣鲁肃过江请刘备和孙安回门,羁留刘备,拨换荆州。一天,孙权为刘备摆筵,请孙安出来行酒。梅香称赞筵席丰盛,孙安却以反问的口气说:“这席面莫不是楚霸王的鸿门宴么?”她并不认为这筵席给他们的新婚锦上添花,“衠(zhūn谆,纯粹)一味笑里藏刀”,她哥哥孙权“将那一片狠心肠早多时排下了”。她也深知刘备此刻愁怀未解,无心饮酒,荆州有什么消息?他的结义兄弟都怎么样了?送刘备回去吗?那根本不可能,孙权就是要羁留他,拨换荆州;悄悄放走他吗?周瑜驱兵追赶,“兀那一片长江,何处奔逃?”孙权向她递酒,低声说道:“妹子也,这一杯酒则要你见功者”,她听了很是不满,对孙权说:“但饮酒只说酒中事,怎又伤我的心者,我心下恼”。她背地里将酒浇天地,不是如她哥哥孙权所希望的那样拨换荆州,而是祝愿她和刘备“两口儿夫妻到老”。对饮这杯酒寄于的不同希望道出了孙安与孙权兄妹两此时的严重分歧。正在孙权踌躇满志、得意劝酒之时,刘备之子刘封突然求见,孙权询问刘封此来何为,刘备装醉不理;孙安其实也不知晓,孙权怀疑妹妹知道。孙安只好发誓说她“若有那歹心儿天觑着”,一边劝告孙权早早放刘备回去,“免的动枪刀”。孙安见了刘封便打问荆州“群臣喜共忧”、“事情歹共好”、“云长翼德敢心焦”,完全是刘备的口气;既怕“他急煎煎盼着音信杳,为着个甚些担阁”,又怕他们无人处评跋自己,把刘备不归的责任归之于她。她这里严然一个刘备的贤内助,根本不把孙权对她的重托记在心上。她知道刘备此时是人醉心不醉,眼似朦胧,腹藏机关,但她不予揭穿,因为她的心在刘备一边。可是刘封竟然当着她的面给刘备一个锦囊,咬耳私语,她这个当夫人的不能不感到跷蹊。但她也明白此事与刘备回归有关,只是内心埋怨刘封不应瞒着她这个“心地好”的夫人,她在关键时刻决不会违拗丈夫,因为她是“忠臣门下女妖娆”。孙权拾到刘备故意遗落地上的锦囊后,改变主意,由羁留刘备到急于送刘备回荆州。孙安心中暗喜,庆幸自己和刘备“只待做了脱金钩东海冠山鳌”。孙权不知中了诸葛亮之计,自作聪明,摧促孙安即刻起程与刘备回荆州。孙安此时对东吴无留恋之心,只盼着早回荆州。大摆筵席,但愿孙权不再来找麻烦。孙安刘备到得江口,甘宁凌统截住去路,被孙安喝退,刘备方得踏上归程。一路上,孙安心中讥笑周瑜使尽奸滑,到头来弄巧成拙,空忙一场。果然周瑜事后追赶孙安刘备,把坐翠鸾车的张飞错当孙安长跪相求,气得箭疮复发,昏死在地。孙安则在荆州的筵席上,庆幸美人计失败,夫妻团聚;颂赞诸葛高才,诅咒周瑜短命;祝愿并吞吴魏,皇图万载。诸葛亮称扬孙安“贤德”,才使两家罢兵,荆州安泰。所以此剧与其说是写诸葛亮斗败了周瑜,不如说是写贤德斗败奸滑、仁义战胜“狂乖”更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