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传》明代白话中篇神话小说。四卷五十七则。题“儒林太仪朱名世编,书林仙源余成章梓”。朱名世生平不详。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现仅存明万历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日本文求堂。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万历刊本。
牵牛星位于天河之西,以牧牛为事,故而人称“牛郎”,生得丰神俊伟。织女乃天帝(玉皇大帝)之女,又叫天孙,居于天河之东的五凤城,形貌美丽,善于织锦。织女织出云锦,命侍女梁玉清、卫承庄献给玉皇。玉皇看后大悦,赐名曰“天孙锦”,命宫女随从织女学习织锦;并诏神仙眷属可与织女往来,帮助处理织锦事务;又诏织女每月进宫探亲一次,以慰父母之心。织女传授宫女织锦之巧,于是元君、圣母、仙姬、神女纷纷前去乞巧。过了两个月,织女进宫探亲,以织锦为喻,向玉皇谈论治理天下之道,得到玉皇首肯。天河之西有黄姑渚,织女在此浣纱;牛郎也来此饮牛,见到织女,便将牛牵到上流饮之。牛郎饮牛毕,无心而歌;织女浣纱毕,也无心而歌。适逢太白星与月下老在天河上的星桥游玩,见到牛郎、织女,月下老便告诉太白星,二人是“姻缘前定”。
一天,玉皇欲对群臣实行赏罚,命稽勋司、验功司考察九天众星。二司将考察评骘结果上报,玉皇以织女前后进献的花绫锦、宫花赏赐群臣。牛郎因牧牛勤勉,被评为上中,赏赐居于众臣之上。群臣将玉皇赏赐的花绫锦带回家中,家中妇女见了,成群结队到五凤城乞巧。人间妇女见到云锦,艳羡不已,普天之下,皆兴乞巧之风。不久,玉皇由李老君、太白星陪同,到天河一游。玉皇见织女辛勤劳作,容颜憔悴,甚感痛惜;又在凤楼上望见牛郎在黄姑渚饮牛,颇为称赞。太白星乘机劝玉皇将织女嫁给牛郎。玉皇便命李老君、太白星为媒。二人去见牛郎,说知此意。牛郎十分喜悦,又因彼此身份贵贱悬殊而感不安,经二人劝谕,乃欣然同意。三天后,牛郎入宫参见玉皇,与织女成亲。
婚后,牛郎、织女沉溺于男女之欲,终日饮酒作乐,将牧牛、织锦之事置之度外。梁玉清、卫承庄谏劝二人节欲,织女反而斥其嫉妒,自此侍女皆不敢进谏。汉渚间有一书生,趁牛郎、织女乘船游乐之时,作歌讽谏;月下老亦作一规诫歌,命一小童前去示警;但牛郎、织女仍不醒悟。十二地支、二十八宿兄弟分别写信,规劝牛郎勿忘本职,牛郎竟将信掷于地下,不予答复。
玉皇命人察看牛郎、织女供职情况,得知织女荒废织事,杼轴皆空,丝缕狼藉,绫锦告匮;牛郎不理牧业,草料缺乏,牛羊消瘦,以致无牛驾车。玉皇大怒,命将织女拘禁冷宫,牛郎拘禁天牢。二人此时方才悔悟,分别上书玉皇,情愿接受惩罚,而不愿牵连对方。天皇圣后闻知牛郎、织女获罪,向玉皇求情,遭到拒绝。李老君、太白星同上保本,并谒见玉皇,老君主张不罚,太白星主张薄罚,仍被玉皇拒绝。玉皇下令:将牛郎罚在天河之西,照旧暗中照管天下牧业,若耕耘有误,有一人受饥,皆彼之责;将织女罚在天河之东,照旧暗中照管天下纺织,若蚕桑不旺,有一人受寒,皆彼之责。又下诏拆毁星桥,令二人间隔天河,永世不得相见。并设防河使,禁止人私渡天河。牛郎、织女忍痛泣别,依依难舍。
织女回到天河之东织锦,天河中的仙女七姑前来拜访,织女与之结为金兰姊妹。七姑见织女贤淑,常来机房帮助织锦,并协助分理众务,使得绫锦源源不断输送天庭。牛郎被贬谪之后,深切自责,努力供职。因思念织女心切,乃修书一封,命使者借了太乙真人莲叶舟,渡过天河,到织女处问候。织女见了书信,十分伤心,倒织机下,幸被七姑救醒。经使者催促,织女含泪回书,勉励牛郎尽心职事。七姑见织女如此明理,夫妇感情如此深厚,便联名上本,请求玉皇开恩,让牛郎、织女团圆。玉皇看了本章,御笔批准;又因牛郎处无本上奏,下诏暂缓实行。牛郎的使者拿了织女回信,星夜返回天河,被巡河使抓住,指责其违犯禁令。使者从实相告。幸亏巡河使与牛郎有八拜之交,私下放其回见牛郎。此时,二十八宿、十二地支兄弟分别派人持书,前来问候。牛郎见众兄弟不计较自己昔日之失,十分感激,遂作两首七言律诗,分别答复二十八宿和十二地支。两处兄弟见了牛郎回书,知其已真心悔改,便分别联名上本,称牛郎供职毫不懈怠,“迄今畜产众多,非复耗凋之旧;田畴开垦,可登富庶之祥”,请求玉皇让其夫妻团圆。
玉皇命将二处本章与七姑本章一并交礼部会同李老君议处。礼部官主张将牛郎、织女召回宫中,使夫妻骨肉团聚;李老君则领会玉皇之意,主张让牛郎、织女不废职事,既不能不见面,又不能经常见面,得到礼部官赞同。于是李老君与礼部官联名上奏,请求让牛郎、织女一年见面一次。玉皇阅本大喜,批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夕相会,不得荒废职事;士女乞巧,也以七月七夕为限。天官见星桥已拆,请求重新造桥,玉皇不许。适有千百乌鸦、朱鹊飞集宫前,愿当每年造桥之任,得到玉皇准许。几天内,天河两岸,鸦鹊聚集如云,齐心协力,造成鹊桥。玉皇同圣后前去观看,甚为高兴,在桥上宴会群臣。至此,牛郎、织女终于重新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