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丢官归农办饼厂
2001年中秋节那天,章贡市黎明街闹市区,百年老字号“青云斋”的青云山五谷饼厂和青云山五谷饼商店重新开业了。门前彩旗飘扬,鼓乐喧天,乐队奏响迎宾曲,横幅上写着“热列祝贺章贡市黎明街百年老字号‘青云山五谷饼’厂暨商店隆重开业”的字样。
这家饼厂生产的“青云山五谷饼”,是按照清朝“青云斋”宫廷御饼的秘方制作的,种类有桂花、椒葱、果仁、香椒、豆沙……香甜可口。开张吉日又适逢中秋佳节,商店门前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争先恐后拥进店里,抢购新出笼的青云山五谷月饼。
新开张的青云山五谷饼厂的老板,是章贡市青云山名人,钟炳坤的后裔钟淳元的大儿子钟兆生。清朝末年,钟淳元爷爷钟炳坤在宫廷担任御厨,专门制作御饼。为不让配制秘方外泄,御饼的配料、制作由他一人在秘密操作,没有第二人知晓。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钟炳坤回到章贡市青云山老家,开办了“青云斋”御饼厂。因为是宫廷御饼秘方制作,不可外传,按清律如配制秘方泄秘就得满门抄斩。如今清朝统治虽然垮台了,他仍不敢露其身份,御饼名称就改称“青云山五谷饼”。
钟炳坤制作的青云山五谷饼,以香、甜、柔、脆赢得了市场。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青云山五谷饼稳坐钓鱼船,任凭风浪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财源滚滚,名声鹊起,荣宗耀祖,成了章贡市糕饼业的首富。
清朝“青云斋”宫廷御饼的秘方,在钟家代代相传,成了钟家发财的源泉。为了不让秘方外泄,秘方在钟家一直保持单线相传,由爷爷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儿子,最后传到了钟淳元这一代。
吃水不忘挖井人,儿孙们不忘祖爷爷钟炳坤传授清朝“清云斋”宫廷御饼秘方的功德,在钟家享受德高望重的殊荣。为了使后人铭记祖爷爷的恩典,钟家专门塑了祖爷爷钟炳坤的遗像,设了灵堂,立了神位。神位门梁上书写“艰苦创业,清白传家”八个大字。长年长明灯不熄,香烟缠缭,每天晨钟暮鼓虔诚朝拜。每年中秋佳节,月饼祭祀是雷打不散的传统。
上世纪40年代,钟淳元肺痨复发,无力管理青云山五谷饼的制作和商店打理,就把在南京大学就读的长子钟兆生召回,把青云山五谷饼厂及商店两副重担压在他肩上。钟兆生年轻有为,有知识懂管理,接手后大刀阔斧改革,扩大经营业务,新建厂房,更新设备,产量翻番,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久解放战争打响了,北平和平解放,钟淳元慌了神。万一共产党坐了天下,万贯家财怎么办?钟淳元有两个儿子,他要大儿子钟兆生做好转移财产的准备。1949年解放军打过长江,钟淳元惊慌失措,要大儿子把钱财转移到台湾。
大儿子钟兆生说:“钱财再多也有流失的时候,只有清朝“清云斋”宫廷御饼的秘方,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金山。”钟淳元认为儿子说得在理,就把清朝“清云斋”宫廷御饼的制作秘方传授给大儿子钟兆生。当晚钟兆生就离开了章贡市,二儿子钟和生年仅15岁,就留在自己身边。
8月间章贡市解放了,过两年青云山五谷饼厂实行公私合营。钟淳元因年迈体弱,卧病在床,无法为青云山五谷饼配料,又不愿交出祖传秘方,就离开了公私合营饼厂。从此青云山五谷饼失去了御饼的制作秘方,也就变味了,质量严重下降,生意不断下滑,最后倒闭了。每年中秋节祭奉祖爷爷月饼,也只好由二儿子钟和生去市场上买别的月饼代替御饼,沿袭祭奉祖爷爷的传统。
二、残缺月饼奉祖爷
上世纪60年代,钟淳元夫妻先后病故,钟和生已是个青年后生。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他下放到均福山林场,当了一名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祭奉祖爷爷的传统不能断,钟和生请假回家,要买月饼带回去祭奉祖爷爷。他走进林场供销社,要买一斤4个的小月饼,女售货员给了他一斤月饼。他接下月饼付了粮票和钞票,转身就走。没想到女售货员一把揪住他说:“还要饼票。”
钟和生听了一脸茫然,说:“什么?还要饼票?我哪有饼票!没有没有。女售货员:“如今买什么都要票,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你没有饼票,能买到月饼吗?”
钟和生听女售货员这么一说,没饼票还真买不到月饼,就问:“到哪里去领饼票?”女售货员说:“半个月前供销部门就把饼票发到了基层,你没领取怪谁?”
钟和生听了放下月饼出了门,一口气跑回林场,问分管福利的副场长要领饼票。副场长看了他一眼说:“饼票早就发完了呀!”“可我没领到呀!”钟和生忿忿地说。副场长解释说:“供销部门是按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发给林场,不是每人都有。”
钟和生一听傻了眼,这么说来今年中秋节给祖爷爷上供的月饼没了,几十年供奉老祖爷的传统要断在他手上,他心中好不沮丧。可是无论如何中秋节不能没月饼供奉老祖爷呀!不行,就是抢也要把月饼抢到手!这一晚他辗转反侧没睡好。
第二天是他回家的日子,他走进供销社,要男售货员拿个一斤重的大月饼看看。男售货员送上个一斤重的大月饼,钟和生接过咬了一口。他一边咀嚼,一边付了粮票、钞票,拿起月饼就走。男售货员一把揪住他说还要饼票,钟和生假装惊讶地说:“什么!还要饼票?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