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羁留蒙古整一年,明人讳称此事为英宗北狩。明代围绕英宗北狩事件形成的文献不少,而刘定之《否泰录》别具特色,是明朝史官对明英宗北狩事件的专题记载。一、刘定之其人及《否泰...
《草庐经略》一般著录为无名氏撰。从书名上分析,作者将自己的兵书起名为《草庐经略》,无异是以隐居茅庐的诸葛亮自命,所以,他是一位隐士。据书中所记内容推断,它当成书于明万历初年。其根据是:(一)作者称明朝为国朝,称朱元璋为...
三十二卷。明张龙翼撰。龙翼字羽明,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仕履皆无考。此书取古今言兵事者,自春秋而下以至元明,辑为一书,故曰《兵机类纂》。书分三十二类,每类又析若干子目。略远详近,而以明事尤详。所言大抵皆书生...
谈恺刻并序。前有《〈孙子集注〉序》,末署嘉靖乙卯春正月穀日锡山谈恺书虔台之思归轩。嘉靖乙卯即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穀旦,义为良辰。经校查,这是依南宋《十一家注孙子》的翻刻本。书中凡引曹操注直称曹操曰,与南宋...
《道德经》除了道可道非常道,你还记得这本经典著作中的哪一句话吗?甭管修不修道,读一读《道德经》,你就会知道,老子五千言,道尽天下事,一点都不夸张。《太上感应篇》古今第一善书,诠释了道教思想承负观念,是做人、修道必修课。...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也是传统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道家是先秦时期...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
一提起算卦看相之类的,大家都会想起道士,甚至于街边摆摊的卦师大都也是一副道士打扮,可见在普通民众心中道教与《周易》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新编《中华道藏》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道教易学》的经典,比如许多家喻户晓的《灵...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简称《觉世经》。传闻是在康熙年间,由关圣帝君降乩而成。是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类书籍之一。与《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并成为三圣经,时常结集一起刊印流通,古时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该...
(一)《三洞神符记》道教符篆书。一卷,撰者不详。书中汇记了三洞各经关于天书、神符之名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二)《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简称《五经符上经》。中有东南西北中五称符五道,载五方五帝姓讳名字...
我国古代至今流传下来的符咒典籍,基本分为道教符咒、汉族民间符咒、少数民族符咒三大类。一、道教符咒典籍(一)《三洞神符记》道教符篆书。一卷,撰者不详。书中汇记了三洞各经关于天书、神符之名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
自法派龙门开立以来,长春真人邱祖爷布全真之道于天下广行,乃使玄风之盛从古未有。然世间时势往来,气数有法,观今日之人,道德日下,不复往时。玄风披靡,不得振兴,诸求道之子于求道途中正邪难辩,真法难闻,见者不识,识者难遇,更有者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名著。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归于道家。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
《易经》 《道德经》 《管子》 《老子》 《列子》 《清戒》 《庄子》 《百字碑》 《翠虚篇》 《翠虚吟》 《大道论》 《道窍谈》 《地理说》 《福寿论》 《关尹子》 《管窥编》 《淮南子》 《还源篇》 《黄庭经》 《...
这十三部经书分别是《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老子想尔注》、《老子中经》、《黄庭经》、《太平经》、《玉皇经》、《黄帝阴符经》、《清静经》、《悟真篇》。此...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教的一个重要入门经典,也是一个最平和清静的道教入门经典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和内求的辨析精神。清静经本身不谈神异不谈神通,而是通过道家文化的视角,来诠释对道和修行的认知,之所以看作道教入门的...
汉代的神仙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外丹理论著作,同时也是讲述内丹术的经典。《周易参同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助汉代易学构筑炼丹理论,大量借用《京氏易》和《易纬》构成系统的象征符号。王明先生列...
【导读】本课介绍古代文献知识和古书的句读知识。共分四节,第一节介绍古籍的版本知识,主要介绍古籍版本的功用、类型、历代刊本的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第二节介绍古籍目录学知识,主要介绍古代图书的分类及其历史演变情况;第三...
一、官修书目1.刘向:《别录》二十卷,刘歆:《七略》七卷(《别录》存八篇)2.北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六十六卷(有钱东垣等辑释本)3.明代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二十卷4.明代孙能传、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八卷(体例较善)5.清沈...
●总目经部第一册孝经集傅四卷 [明] 黄道周撰新镌黄贞父订补四书周庄合解十卷 之一 [明] 周延儒、庄奇显撰 黄汝亨补第二册新镌黄贞父订补四书周庄合解十卷之二 [明] 周延儒、庄奇显撰 黄汝亨补第三册新镌黄贞父订...
州县提纲〔宋〕陈襄撰四库全书本作邑自箴〔宋〕李元弼撰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景四部丛刊宋淳熙本为政忠告〔元〕张文忠撰上海涵芬楼影印元刊本词状新式〔元〕佚名撰重刊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本慎狱等四篇〔明〕汪天锡撰...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①;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②,其曲中规,虽有槁 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 知天之...
第一种台湾割据志(川口长孺)第二种东瀛识略(丁绍仪)第三种小琉球漫志(朱仕玠)第四种台海使槎录(黄叔璥)第五种台湾郑氏纪事(川口长孺)第六种台游日记(蒋师辙)第七种东槎纪略(姚莹)第八种东瀛纪事(林豪)第九种蠡测彙钞...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晚于孟子百年左右。荀子五十岁时,始游学齐国稷下。齐襄王时,荀卿三为祭酒,后遭齐人谗言,遂去齐适楚,楚相春申君任之为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令。春申君被害后,荀卿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