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蓬窗日录》介绍》

    蓬窗日录,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共八卷,明陈全之撰。据撰者《蓬窗日录后语》称,此书是他自庚子(万历二十八年)未仕时起游历吴楚所记录的见闻和杂抄,所谓或搜之遗编断简,或采之往行前言,上至圣神帝王吟咏,下至阛阓闾里碎...

  • 《颜氏家谱》

    一世 颜回二世 颜歆三世 颜俭四世 颜威第五世孙 颜芃第六世孙 颜亿第七世孙 颜岵第八世孙 颜卸第九世孙 颜誉第十世孙 颜产第十一世孙 颜异第十二世孙 颜愚第十三世孙 颜逵第十四世孙 颜律第十五世孙 颜衷第十六世孙 ...

  • 《“四灵”名序诸说考辨》

    永嘉四灵名序,前人说法约有八种,莫衷一是。本文拟对诸说形成略作考辨。第一种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此排序之文献依据,当为叶适所编《四灵诗选》及《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所载四家诗集之次序。虽叶适原编诗...

  • 《金石靡矣,声其销乎—当前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纬》则言:诗者,天地之心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

  • 《有关“一丝九鼎”与“夏里”之说》

    浙江桐庐严子陵钓台风景区发现一块明朝一丝九鼎隶书石刻(拓片见图),楷书落款明万历乙巳季夏里人赵如献孟清甫书,引发业界关注和讨论。近期又有文章根据这一石刻,提出一丝九鼎是何意夏里又在哪里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猜测,存在...

  • 《旧体诗的现代性问题》

    旧体诗创作由沉寂、寥落走向复苏、繁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引人注目的文学景象之一。相关的学理研讨,也经历着日益拓宽、深入的积极变迁。其中两个方面的争鸣最为诗坛和学界关切:一是现当代旧体诗是否具备进入现当代文学...

  • 《中国古代的流寓民歌》

    中国历代人口流寓与各地民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自民歌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先民的流寓推动、促进了民歌的起源。文字出现之时,远古民歌早已在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的来历,都是些...

  • 《题画诗和咏画诗》

    顾名思义,题画诗是题于画面之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是狭义的题画诗。但题字亦有品评之意,如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就是诗人品评屏风画的诗,但并未题于画面。后人在讨论题画诗时,较多使用广义...

  • 《《张协状元》的断代问题》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刊载这个剧本的那一册《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曾流失到欧洲,1920年被叶恭绰从英国古玩市场购回,存放在天津某银行保险柜中。抗战爆发后,该书一度下...

  • 《怎样在史料体系中理解历史的细节和碎片》

    仍以明清歇家为例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者之间的往复论辩,是推动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所以当我看到胡铁球教授的回应文章时,非常高兴。不过拜读之后,原有疑惑并未消失,不揣谫陋,再提出来讨论一下。针...

  • 《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漕运的本质在于把经济重心区域的物质财富输送到政治中心,因此漕运线是一条连接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区域的纽带,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然而,漕运线路方...

  • 《贵州威宁赵氏家谱》

    一、上古先辈1、轩辕黄帝娶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昌意娶女妪生高阳(即颛顼)。颛顼娶邹屠氏生九子,长骆明、次苍舒、三聩鼓、四梼寅、五大临、六庞降、七庭坚、八仲容、九叔达。又娶胜溃氏生三子,十卷章、十一穷蝉、十...

  • 《从副文本看绘画》

    中国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在后世的流传中,往往会产生诸多附着于绘画文本(有部分留存于文本之外)的题跋、印鉴、花押以及附记等,此即为绘画之副文本。中国绘画副文本如以形式来划分,有题跋诗、题跋文、题记、签名、印鉴、花押...

  • 《释“副车”》

    副车一词,《辞源》第一个义项释作:皇帝的侍从车辆。《汉语大词典》:皇帝的从车。书证均引《史记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及司马贞《索隐》《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而奉车郎...

  • 《晚清时期老外的“国学”情结》

    自1807年英国人马礼逊来到中国,此后来华的西方人络绎不绝,来华者往往背负外交、经商抑或宗教使命,其中不乏久居中国长袍马褂客死异乡者。人们喜欢探究来华汉学家身上的中国情结。考察这些来华西方人的生活与著述,我们深感...

  • 《浅谈司马相如对开发西南夷的贡献》

    司马相如为后人所铭记并津津乐道的,是其不似从人间来(扬雄《与桓谭书》)的大赋作品,还有他与卓文君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而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功,即他在汉武帝一朝开发西南夷中的贡献,却被这文学的光芒遮掩,有意无意中...

  • 《未来的格律体诗歌是什么样的》

    从中国几千年诗歌发展历史看,新体总是在旧体中产生,旧体与新体也总能和谐共存而生生不息,鲜有新体诞生而旧体便消亡,这是中国古代各种诗体演进变化的基本规律。与此相关的另一情形是,当一种新诗体即将诞生,它在接受多种旧体...

  • 《红楼女性聚饮时的琴歌酒赋》

    曹雪芹通过贾府的衣食住行把钟鸣鼎食人家的富贵之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屋一室,或雕梁画栋,或曲径通幽,或金碧辉煌,或简约古朴,相映成辉,相映成画。一餐一饮精烹细作,食不厌精。一衣一带雀衣彩绣,美轮美奂。但仍然没有宴席上的...

  • 《陶渊明对乐府诗的开拓》

    从留存下来的乐府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可以发现,陶渊明首次将乐府运用于私人交谊,拓展了乐府诗的表现功能。陶渊明不仅在田园诗、营造意境、平淡风格等方面孤明先发,其在乐府诗创作的开创之功也应该受到重视。《...

  • 《诗歌声律化由谁开启》

    魏之三祖宰割辞调的诗歌史意义编者按《文心雕龙》论文体,在《明诗》篇后特又设《乐府》篇,以示诗与歌别。在古代,诗评家们往往把乐府当作另一种诗歌,单独品评,于是有了乐府诗学。本期选取的三篇论文都以乐府诗学为研究对象...

  • 《考场上的《史记》》

    《史记》与科举考试的密切关联,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唐宋两代曾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二是作为文章典范深刻影响了明清八股文的写作;三是作为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丰富和完善了科举文化。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最为有名的...

  • 《以法建制 以德正心》

    以法建制 以德正心 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的智慧国家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治理国家与社会的方式具有多元综合性。中国古代在治国理政方式上,实行礼乐政刑综合治理。在这种综合治理中,道德与法律是两大主要手段。...

  • 《推动“龙学”薪火相传》

    一本书的研究成为一门学问,红学是最著名的例子;《文心雕龙》研究发展成龙学,也是一个不多见的例子。《文心雕龙》问世于公元六世纪初,至今已经1500余年。1500年的《文心雕龙》传播和研究史,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前龙学...

  • 《家风家训:轨物范世的生动教材》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因而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的家风家训文化历来受到人们重视,在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优...

  • 《旗子与靶子——《史记》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对后世散文以至整个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明代部分文学家倡导某种文学主张,特别是散文创作的主张,都会以《史记》为旗帜。而另外一些文学家倡导相反的文学主张,也会把《史记》当成靶...

推荐故事
学人解读苏轼:以俗为雅 古人对雷电的认识和防御在《易经》中有较多记载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历史的曲折和启示 儒学制度化的得失 孔孟之别 “墓门深更阻侯门”析证 小议黄庭坚“诗之美”说 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与长远影响 公天下与家天下 静坐:修身养德 自省增慧 说“风土” 《太平经》的“师道”思想 “不敢为天下先”辨析 从文史分野看裴松之《三国志注》 朱熹的魂魄观 100个佛教名词详解,看完全明白了! 传统文化:滋养中国梦的深厚土壤 清初“庄氏史狱”中的吴、潘二子 墨学中的经营之道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浅论 《周礼》对朱熹政治思想的影响 勾践献给吴王的不是西施 子学的性质及在当代的新开展 以美为谏的周代献诗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译文 靖康稗史有哪些 正史记载的南宋初抗金名臣李纲 周处传(晋书·卷五十八) 唐宗室世系表简表618-907(李氏) 《丽情集》考证 敍事与嘲调:宋元说话伎艺的两脉 张载哲学体系的基本哲学问题诠释进路 日知录导读 《李虚中命书》简介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学习古籍的基本常识 经典古籍《史记》 中国经典古籍有哪些 古籍之最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孔子学《易》考论 王夫之《黄书》简介 名家推荐的国学书目 古籍版本知识 古籍目录及其功用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古籍善本家谱目录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