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如何理解古诗文中的植物词》

    古代诗文中有大量植物词,比如《诗经豳风七月》第六章: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其中郁、薁、葵、菽、枣、稻、瓜、壶、苴、荼、樗都...

  • 《韩偓与道教》

    韩偓(842923)字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进士,累迁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进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后构罪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闻朱全忠杀崔胤、劫昭宗迁都,遂弃官南下,最终携家避...

  • 《为“正名”正名》

    自从胡适于《中国哲学史大纲》称孔子的政治哲学为正名主义,视作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孔子所言正名就被泛化为普适性政纲。以后论者无不受此影响,批评孔子企图用过时的旧名来纠正改变了的现实,乃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观点成为...

  • 《儒家名词:神道设教说》

    儒家借助鬼神之道设立教化的学说。它强调宗教祭祀的社会教育功能,最能体现儒家人文主义宗教观的特色。神道设教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观卦彖辞,原文是: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神道指阴阳变...

  • 《晚清中西人士在“救国策略”译介中的心态历程》

    翻译引进西学著作,在西学中求得救国之策、强国之法,改变国家命运,这是晚清知识群体译介西学的初衷。而作为这一时期西学译介的另一主力,来华传教士也有着自己的打算。纵观晚清中西人士在西学译介中的互动和心态变化,虽然在...

  • 《孙中山的儒学观与传统道德继承论》

    我国以孔孟儒家学说为主流的文化形成传统,与社会教育、道德行为、个人前途紧密结合,在独尊儒术的两千余年间,潜移默化,规范了世代国人的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的功能及其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觑。近代以来,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批儒...

  • 《唐代诗歌的日常生活功能》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标志之一,就是唐诗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功能达到极致。上层社会,墨客文人和三教九流各有其日常生活。但不管何种人群,其日常生活均能亦均在唐诗中有所表现,题材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政治外交...

  • 《孙中山与阳明心学》

    122年前,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为进中国于世界先进行列,撰写《建国方略》,勾勒含心理建设实业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系统建设工程一个宏伟的现代化建设蓝图,其中既有世界视野,又从中国国情出发,既借鉴西方经验,又蕴含着...

  • 《《书》学大道 必兴中华》

    《史通》云: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此论多为历代学者共识。故汉唐以来,上自庙堂,下至闾里,人莫不习。解之为史鉴,援之以赞治,释之为训诫,授之为教化,引之以立论,《书》之大经大史地位,莫可比...

  • 《韩国阳明学的发展》

    朝鲜时期对阳明学的认知开始很早,按照朴祥编写《辨王阳明守仁传习录》的时间推断,应该是在中宗十六年(1521年)。此时王阳明才50岁,距离其代表作《传习录》首次在中国刊行(1518年)才过去三年而已。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朝鲜...

  • 《王子成与《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王子成,字庆之,自号极乐居士。著有《礼念弥陀道场忏法》。赵秉文赞未曾有也。极乐居士,是汝导师。当知此忏,诸资粮具李纯甫认为乃学佛之捷径。明成化四年(1468)秋,宪宗皇帝为其父之丧,尝印《弥陀忏法》安于殡侧。近人顾净缘...

  • 《礼仪非儿戏》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将中国称为一个如神圣礼仪般存在的人类社群。年复年,日复日,礼仪生活交织着种种敬意与温情,在我们这个和谐大邦世代传承。《管子牧民》: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

  • 《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不输儒者,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

  • 《别把阳明心学理解偏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之中,作为一种思想形态的阳明心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最后一个环节。它以儒家学说为根荄,整合了包括佛教、道家(道教)在内的不同思想形态的合理内涵以及宋代以来理学思想之精义,完成了以良知为根本...

  • 《汤显祖的曲学修养》

    汤显祖虽享誉剧坛,但在戏曲史上,人们对他的音律主张与实践并不都是肯定的。所谓汤沈之争给人们的印象是,汤显祖的曲学修养似乎欠佳。这一印象是否符合事实,不妨从他的唱曲活动入手,略窥一二。汤显祖幼而好乐,读书侍亲之余,往...

  • 《明末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龙图公案》》

    《龙图公案》是明末产生的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其中包含一百个断案故事,大多数是写包公断案的公正与神奇。其实,那里面只有一篇 《割牛舌》的本事见于《宋史》包拯传,九十九个都是别人的或虚构的。所以,人们常说,戏曲...

  • 《十香词案》

    辽道宗在宗元之乱后,对皇亲国戚失去信任,重用出身平民的耶律乙辛等人,不断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争斗。懿德皇后萧观音因谏阻辽道宗狩猎而渐受冷遇,为弥补感情裂痕,作《回心院》词,并将其谱曲,希望道宗皇帝能够回心转意。是...

  • 《基础姓源》

    赵Zho:伯益的后裔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其后代以国为姓。赵匡胤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据说赵姓放在第一位与此有关。钱Qin:彭祖的孙子彭孚在西周朝廷中任钱府上士,其后人以其官为姓。孙Sūn:周文王的一后代叫惠孙...

  • 《关学思想史·小识》

    关学自张载立宗开派,迄清末殆八百余年。张载以千古造道之勇,穷神化,一天人,立大本,斥异学,不唯建立孟子以迄宋世未之有也之宏大思想体系,且以学古力行,笃志好礼,成为一代关中士人宗师。当时关学之盛,不下洛学,蓝田诸吕,武功苏季明...

  • 《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

    20世纪70年代末我研究《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1981年在《文史哲》第2期刊物上发表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的文章,1984年又集结有关论文出版《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

  • 《张载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贡献》

    于佑任手书横渠四句资料图片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是北宋理学创立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张载之学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称其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

  • 《孤桐意象的嬗变》

    梧桐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而且具有多层次性,在历史长河中曾经历过多次嬗变。特别是孤桐意象,更是经历了由祥瑞、美好到孤独、悲苦再到怀才不遇、清高、孤直、刚毅的嬗变历程。此外,《禹贡...

  • 《简说法家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这与民惟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等等儒家之论是一个意思。论述儒家这种思想的文章比比皆是,囿于所见,论述法家以人为本的似乎很少。在此我做点...

  • 《朱熹与金门书院》

    金门古称浯洲仙洲,简称浯,自五代时起即被划为泉州属地,辖于同安县。金门历史上曾有四大书院,先后为建于南宋的燕南书院、元代的金山书院和浯洲书院、清代的浯江书院。其中,至少有两座书院与朱熹有着直接的联系。朱熹(113012...

  • 《记取赤子心曲——纪念鲁迅》

    在时间上,我们离鲁迅先生远了,但在心灵上,我们或许更加靠近,相比从前能更平静地去体会他作品的好、体会他作品里的真,更深刻地感受一颗赤子心多么可贵敬佩鲁迅,敬佩的是他的光辉艺术成就和沉默而坚定的校订、译介之功,更该敬...

推荐故事
学人解读苏轼:以俗为雅 古人对雷电的认识和防御在《易经》中有较多记载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历史的曲折和启示 儒学制度化的得失 孔孟之别 “墓门深更阻侯门”析证 小议黄庭坚“诗之美”说 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与长远影响 公天下与家天下 静坐:修身养德 自省增慧 说“风土” 《太平经》的“师道”思想 “不敢为天下先”辨析 从文史分野看裴松之《三国志注》 朱熹的魂魄观 100个佛教名词详解,看完全明白了! 传统文化:滋养中国梦的深厚土壤 清初“庄氏史狱”中的吴、潘二子 墨学中的经营之道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浅论 《周礼》对朱熹政治思想的影响 勾践献给吴王的不是西施 子学的性质及在当代的新开展 以美为谏的周代献诗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译文 靖康稗史有哪些 正史记载的南宋初抗金名臣李纲 周处传(晋书·卷五十八) 唐宗室世系表简表618-907(李氏) 《丽情集》考证 敍事与嘲调:宋元说话伎艺的两脉 张载哲学体系的基本哲学问题诠释进路 日知录导读 《李虚中命书》简介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学习古籍的基本常识 经典古籍《史记》 中国经典古籍有哪些 古籍之最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孔子学《易》考论 王夫之《黄书》简介 名家推荐的国学书目 古籍版本知识 古籍目录及其功用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古籍善本家谱目录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